昨天写的锤子买卖,各位读了以后似乎没有啥反应,评论留言很少,这似乎是我的问题。有时候写东西,并不能把自己理解的所有想法都表达出来。或者表达的方式也不恰当,这就会引起朋友们看起来很模糊,甚至没有什么逻辑性,看不明白,或者看过之后不怎么同意我的观点,自然也就懒得置评,为此,我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思路上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一检查,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中美在西太的博弈关键,日本被遗漏了。
的确,日本是中美亚太博弈的关键节点,讨论中美在亚太的关系,没有日本,就成不了一盘菜。
但其实我的那篇文章里,本来就没有日本的位置。因为我讨论的是中美在亚太的振荡器现象。日本并不是一个属于振荡的工具,而是博弈的一方。换而言之,它也是操纵振荡的一个玩家。这一点,在中美博弈上,它比朝韩,比澳大利亚都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作为亚洲的后美国时代,谁是那个填补美国在亚洲空白的国家,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中国,但日本并不这样认为,它认为自己也有能力,甚至更有资格填补美国之后的实力空白。而韩国显然没有这样的想法和野心。澳大利亚更是偏居一隅,从根子上来说,它既不配也不想做亚洲的领头羊,虽然世足委硬把它塞进了亚洲的预选赛圈子,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属于西方,属于欧美体系。再者说,它也有自知之明,在面对中日这样的一龙一狼,它毫无胜算。所以倒不如做个从中渔利者更为舒服。
日本不适合做振荡器是有其实力存在的,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量的国家,作为当代制造业的先锋,作为有着曾经霸占过小半个亚洲,横行过大半个太平洋历史的国家,它自然有着自己的理想和骄傲。日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中美之间的关系,希望中美之间可以在半岛,在南海做一场火拼,然后它就可以做那个渔翁。在这一点上,美国其实已经上当了。自诩为太平洋霸主的美国在南海制造了诸多麻烦,甚至耀武扬威的挺进中国在南海岛礁的敏感区域,说得好听一点是美国自身炫耀武力的结果,说得难听一点其实就是日本把中美在东海的矛盾转移到南海的结果。
【欢迎关注公众号《大掌柜的刀》,更多精彩‘】
日本是不愿意中美在东海发生剧烈摩擦甚至擦枪走火的,因为这样极容易把战火烧到日本身上,也就是中美打架,日本遭殃。而在南海发生摩擦,则对日本有利的多。不过很可惜,基于美国纸老虎的实质,基于中国善于玩太极推手的技巧。中美不但在南海没有发生剧烈摩擦,还导致了中国在南海的实力急剧扩大,南海争端急先锋菲律宾倒戈,越南授首。最后的结果就是南海没得玩了。
那么接下来日本想要得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就不得不启用第二套方案,半岛问题。如果说半岛问题近年的紧张是日本造成的,那似乎是冤枉了它,这个我在前面说过,半岛问题的本质是中美需要利用这个振荡器来获得双方的博弈平衡。所以,这件事不可能是日本主导或诱使的,主观能动的双方只能是中美。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可以更加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中美日三方在亚太博弈的关系。毕竟,振荡器这玩意儿我自己都不太熟悉。但跷跷板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一种古老而从未被淘汰的儿童玩具。嗯,有时候大人也会玩儿。
中美双方就像是两个坐在跷跷板两头的人,双方通过不断的发力来保持自己在跷跷板上的优势地位。而目前,半岛就是跷跷板中间的那个支点。中美各自的发力都将是由这根支点来承担。支点固然难受,但由于是被动受力方,所以也是没办法。当然在跷跷板处于劣势的那一方也会很难受,不过毕竟掌握了主动玩耍权,基本上都还有争取优势的机会,支点则没有选择权。这是中美的现状,也是半岛的现状。而日本,则是一个拿着小扳手偷偷躲在跷跷板周边的坏孩子。他的目的就是想办法在支点上抽走一根关键的螺栓,好让这个跷跷板翻了。所以可以这么说,中美是半岛问题的主导方,而日本则是伺机让中美翻船的那个小黑手。在半岛问题上,日本虽然不是主导方,但却也是关键的一个角色。
我们看到,美国最近似乎有着想要和朝鲜恢复谈判的苗头。这种事,在过去我是非常反对的,觉得不应该让美朝单独接触。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现在我突然就想明白了。我们得促使美朝双边谈判啊。因为,一旦美朝的双边接触真的成为现实,那么最难过的不会是中国,而一定是日本和韩国。日本是因为自己偷螺栓的计划从此成为泡影,而韩国则因为美国的移情别恋惴惴不安。
而最难受的应该是美国。美国一旦接受和朝鲜举行双边谈判,就一定不能再把半岛局势的变化责任推给中国。相反,它就要承担更多半岛问题的责任。至于谈判能不能谈出个结果,那是一定不会有的。不要说中国在东北亚圈子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就是如何平衡朝韩关系,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个大难题。而且,日本也一定不会帮美国完成这个计划,因为这不符合日本的利益。一旦美国可以在半岛获得平衡主导权,日本就没有机会上下其手,获得自己想要的亚洲主导权。所以,美国想要和朝鲜双边会谈,结果只能是白费时间和无果而终。但却会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时间和发展空间。当美国走下跷跷板而去修理那个支点的时候,中国在跷跷板上的主动权就会大了很多。
所以我们看到,日本对于美国暂停军演,蒂勒森宣布有意愿和朝鲜双边会谈都是深怀不满的。这都是日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最终结果来看,美国还是要回到跷跷板上和中国玩平衡。除非它最终选择放弃这个跷跷板,转而上到另外一个跷跷板上邀请中国一战。
另一个跷跷板就是太平洋跷跷板。但这个跷跷板的支点已经不是半岛而是澳大利亚或南美洲了。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我现在说,估计大伙儿也不相信,就像我2008年说的一件事,2013年说的一件事,当时也是没人信,但现在基本上已成定局。至于什么事就不说了。吹牛有时候也会上税的。不过现在说澳大利亚或南美洲是太平洋支点还是可以的,等到了那一天,或许就不能说了。
我们还是接着说日本。日本既然是博弈的一方,虽然是偷偷摸摸的一方,但的确不是一个合适的支点。我们可以这么说,得日本者得西太。它不是支点,而是西太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谁把这个板块拉倒自己这一边,谁就获得了亚太的主导权。目前显而易见,这个板块属于美国。所以,就目前来说,亚太的主导权还是在美国手里。这一点无可非议。中美双方不会把日本作为一个支点来玩跷跷板,而是一旦形势发生逆转,日本就会附属于某一方。也就是说,假如中美在西太的博弈发生了决定性的改变,要么是日本作为单独的一极称霸亚太,要么是日本快速做出选择附属中国。从目前的局面来看,日本虽然有自成一极的野心,但却不可能逃脱沦为中美附属的命运。
这种形势的逆转或许是美国国内发生巨变,主动退出西太,要么是中美在半岛或南海或东海发生摩擦,最终愿赌服输退出西太。但无论是哪一种,中日之间都会发生一场决定自身地位的战争,或大或小,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作为支点的半岛上的朝韩,则不可能直面和中国的战争,他们只能是赢者通吃的筹码,日本则不是,它需要征服。这是它作为亚太一个板块的身量所决定的。
这也就是中美不会在日本进行拉锯式摩擦的原因。这个支点太大,玩不转跷跷板,只能把他拉到自己这边作为自身体量的一部分。拉的方式,就是征服。七十年前,美国已经这么做过了,七十年后,中国想要得到这个板块,也只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