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美国的路让其无路可走 歼20配超音速导弹改变空战格局
2017-06-16 12:36:23



中国正在为歼20战机开发超音速空空导弹,可以以6437公里/小时的速度打击目标。
中国声称已经成功测试了新型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技术,该测试被描述为“发动机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如果发动机小型化后,将使得歼20击中320公里外的目标。


上图分别为涡喷、冲压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原理图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人员透露,该团队成功进行了飞行测试。上个月完成了2次飞行试验,在试验中验证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测试结果很成功。固体燃料冲压式发动机可以直接从大气中燃烧氧气,而勿需自备燃料,从而实现高功率、低成本的目标。


军事专家宋忠平对“环球时报”表示,这样的发动机研制起来非常困难,不过它可以极大地增加空对空导弹的射程和机动性。目前,歼-20战机携带的导弹射程为100多公里,该发动机研制成功,意味着歼-20可以从现有导弹射程3倍以外的距离发射,从而大大减少了近距离空战的风险。歼-20携带此导弹可以击中近320公里远的目标。
军事专家李杰将该测试描述为“发动机研究领域的里程碑,此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该领域一直处于瓶颈状态。”尽管进行了成功测试,然而在发动机小型化真正装备于战斗机之前,还需要进行非常多的研究。《航空知识》总编王亚男表示,中国应该建立一个超远程的检测网络,以支持这种远程打击测试。


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动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飞行时的温度分布图
2016年11月,一架中国歼-16型歼击机试射了一枚巨大的超音速导弹,成功地摧毁了无人机目标。
从歼-16起飞照片观察,导弹约为歼-16长度(22米)的28%,该导弹长约5.8米,直径约0.3米。导弹似乎有四个尾翼。有报道指出,这个尺寸的导弹属于距离超过300公里的远程空对空导弹(VLRAAM),最大射程可达到402到498公里之间。(相比之下,较小的俄罗斯R-37导弹长约4.2米,直径约0.38米,射程在400千米)。


这种导弹射程超出美国或北约其他空对空导弹。此外,远程空对空导弹强大的火箭发动机使其速度达到6马赫,这意味着将增加无逃避区域(NEZ),即在此区域内目标无法摆脱导弹,甚至如隐形战斗机这样的超声速目标。
这种远程空对空导弹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射程。另一个关键特征是其大型主动电子扫描(AESA)雷达,用于飞行中锁定目标。AESA雷达尺寸比大多数远程空对空导弹大约300-400%,数字处理能力使其对远距离、隐身目标非常有效,并且能够抵御如干扰和欺骗等电子对抗措施。
远程空对空导弹的备用传感器是一种红外/光电导引头,可以侦测和识别如空中加油机和空中预警机等高价值目标。当遇到机动性的目标如战斗机时,远程空对空导弹还可以使用内置在后方的侧向推进器来提高其最后阶段的的机动性。


有趣的是,滑翔能力也可能是该远程空对空导弹的一个关键特征。与远程空对空导弹(VLRAAM)发展相关的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在2016年的研究论文中表明,VLRAAM飞行中段大约在海拔30000米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低阻力的高空飞行将允许VLRAAM扩展其航程(类似于超音速滑翔机)。高空也使得敌方的飞机和防空部队难以将其击落。最后,高空飞行意味着VLRAAM将对较低的飞行目标产生较高的攻角,从而减少了敌方回避机动的响应时间。


另一个VLRAAM的功能是数据链接,论文要求将VLRAAM嵌入到高度集成的战斗网络中。例如,如果歼-20隐形战机不装载该导弹(VLRAAM尺寸太大而不能装入歼-20的武器舱),但可以利用其隐身功能来相对靠近的飞行,以便侦测敌方的资产,例如预警机(收集战斗区域载人和无人机数据至关重要)。然后歼-20将通过网络系统联系400公里以外的歼-16(这个距离超过了大多数空空导弹的射程),为其提供VLRAAM打击目标所需的数据。美国在空战中,也利用第5代战机F-22作为第4代战机的传感器,从而导引作为“射手”的四代机攻击对方。远程空空导弹将为中国提供更广泛的“美国战术”。


中国获得射程更远、速度更快的远程空空导弹,对美军的“第三次抵消”概念构成了另一个重大风险。美国的空军业务高度依赖空中加油机,专用电子战飞机和预警机等资产。如果没有空中加油机,航程相对较短的F-35在中国南海海域的远距离行动中将变得极为不利。同样,如果没有预警机,F-22将不得不更多地使用机载雷达,很容易外泄机载信号,提高其侦测的风险。即使对于美军计划中的MQ-25“黄貂鱼”无人机和KC-Z加油机这样的隐形加油平台,随着新兴的专用反隐形系统(如神鹰无人机和“圆梦”飞艇)的出现,也非常容易遭到VLRAAM的攻击。
总而言之,中国远程空空导弹的出现,对美国构成了很大威胁,将改变未来的空战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