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多次说过,过去的10年,在水面舰队上是驱护舰快速下饺子的10年。而未来10年,是载机大舰高速下饺子的10年。这种方式方法本身是非常科学有效的。毕竟虽然神盾大舰也是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比起10万吨以上超级载机大舰,一般神盾的工程复杂程度还算是相对简单。采取先易后难的顺序本身是正确的。另外,超级载机大舰必须有庞大的体系和严密的护卫才能作战,牵扯到的面多线广,并非仅仅有了10万吨的载机大舰本身就可以包打天下。还必须有复杂的配套航空武器和天基甚至是水下的战力进行配合才行。而神盾和其他驱护舰则可以在陆基航空兵和陆基导弹体系的羽翼下在周边近海2000公里内作战。考虑到岛链等限制因素,先大力发展神盾驱护舰队是非常正确的。规模性的载机大舰真正的目的在于全球战略。
只有先解决了近海的问题。才能逐步的经略全球。当然过去10年也生产和装备了2艘翘头,并且基本明确的开工了第一艘弹射大平板和2艘中平板。而今后10年载机大舰的建造规模将同步扩大,服役速度会越来越快。在主要精力建造载机大舰的同时。神盾驱护舰并并完全停止。虽然目前已经明确有52驱包括40多艘有源盾,但是和当今的世界第一比起来,不论算盾舰数量还是垂发井的数量,恰好只有对手的一半。因此神盾驱护舰的建造仍然会有新单子,而这些新单子会逐步的提高技术要求。比如神盾今后一年正常下水4艘左右就很合适,不会经常再出现一年下水10艘有源神盾这种世界纪录。但是今后一年下水4到5艘大平板包括中平板;一年下水4到5艘全新的大黑鱼这类新世界纪录却很可能不断出现。
目前生产神盾的南北两个主力厂。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建神盾舰的下水。会在今后3年内全部完成陆续的试航、舾装和服役过程。今后一段时期,大批的一流焊工就会从神盾线上下来。在手正热的情况下,绝不会闲着。自然有一大批更大的模块需要他们继续去缝纫。再现大批的盾舰订单,需要明后年的事情。这里还有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去不产盾舰,只造护卫舰的主力厂今后做什么?目前看来多达至少72艘的小动物今年基本也要做完了。东部的主力厂还好说,毕竟有至少4艘出口的新型护卫舰继续维持生产线;那么南面的护卫舰主力厂呢?目前看来也不会让手凉下来,基本已经明确又有至少4艘新单子。这应该是已经服役型的小改版。那么出口的4艘和追加自用的4艘再生产完了怎么办?不要着急,现在被认为全新全电护卫舰的单子也已经定了第一批,应该是至少12艘。有这2批一共16艘的单子,2个主力厂起码最近3到4年还是任务满满!
也许有人要问,为何目前4000吨级的主力护卫舰,一定要再追加4艘,在原先32艘的基础上增加到36艘。这是因为这种主力中型护卫用得最顺手、出勤率最高,可以说从近海到亚丁湾甚至出访北大西洋是无处不在。而水面作战讲阵型和作战序列。如果是36艘,那么无论是6个驱支来分,还是4个防区来分,都会分均匀。现有3大舰队为何说是4个防区?其实现在最南边的3大岛也应该算一个单独的防区,因为距离远、范围大、任务重。72艘小动物,和36艘主力护卫舰。恰恰都是分成4份和分成6份都可以分匀。特混舰队作战,舰艇配备整齐比不整齐的战力要强大的多。过去的海军大国,基本都是4级舰的配备,这就是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这样整个舰队才能协调进攻和防御。
虽然现在各国动不动就讲究多功能,并不是真的多功能到一艘带小盾的护卫舰就可以天下无敌。实际上都是军费开支不断缩减大背景下的凑合。欧洲一大圈废C海军,对这种凑合其实都有理解深刻。而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海军,居然在冷战结束后,头脑一热把自己也整到沟里去了。这就是盲目的退役了全部70多艘佩里级护卫舰。结果导致超级大国在水面上只剩下了2级舰,实际上是一级舰。因为提康和伯克吨位和能力几乎一样。结果到现在才发现经常无舰可用。导致航母都经常没护卫就出来了。而且在100公里级远程舰队防空和10公里级近程防空中间有一段巨大的空白无舰弥补;所谓的濒海战斗舰根本无法顶上去。现在其新护方案讨论几年了,落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最早一批形成战斗力至少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因此目前全球真正具备055、052、054、056这种标准现代4级舰的只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