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一个朋友去4s店提车,并顺便逛了一下车市,发现两个现象,一个是当地的汽车促销优惠力度不小,另一个是前来咨询相关汽车信息的消费者很少,其中有一家汽车超市只有一个客服在玩手机,其他即没车也没客人,一幅“空空如也”。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汽车消费市场的低迷。值得一提的是,汽车是家庭消费的“大件”,也是拉动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从去年来,汽车消费市场已经进入寒冬。不过,通过最新的数据显示,当前的汽车消费市场虽还在寒冬之中,但是寒冬的冷意已有所收敛。
而在汽车消费寒冬之中,各大车企使出浑身解数来刺激终端消费,但是降价促销都未能改善消费者的观望情绪?
消费者是没钱还是在持币观望?近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189.5万辆和205.6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2.5%和7.5%,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7.3%和9.6%,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缩小3.9和6.8个百分点。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6月当月的汽车消费市场环比是向好的,其销量比产量更多,可见汽车厂商去库存的节奏加快。
但是6月当月汽车消费市场同比依然是不理想的,显示寒冬依旧,行业产销整体下降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产销已连续12个月呈现同比下降。从今年1-6月来看,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产量降幅比1-5月扩大0.7个百分点,销量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整体的汽车产销量是有的,而且,企业去库存的力度在加大。相对来说,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并未饱和,汽车消费市场长期看是比较有前景的,不过短期内确实存在较大压力。
至于上半年产销情况,中汽协的解释为:“市场消费动能并未受“价格促销”等因素影响提升,消费者观望情绪未有改善。随着7月1日国家购置税新政的正式实施及部分地区国六标准的正式切换,消费动能或有所改善,这些将会成为下半年市场需求改善的积极因素“。
从宏观经济角度讲,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中,但是经济短期内存在下行压力,在短期经济影响下,往往对一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及收入预期产生影响,而收入及收入预期是消费的前提,进而影响到终端消费市场,尤其是“大额”消费品更是如此。
另外,结合汽车新技术、新能源不断升级加快的背景下,两者均带给一部分消费者持有“观望情绪”。需要提及的是,随着国内财政政策不断推进落实减税降费,以及一些有利于汽车消费市场的优惠政策出台,都会给汽车消费市场带来暖意。
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我国经济企业不断调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不断转换,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将释放红利,并为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带来红利,从而有利于国内整体的消费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