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中国已经失去与美国较量的一张牌
2015-07-16 13:15:25



通过12年艰苦谈判,伊核问题协议终于通过了。7月14日,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与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于在维也纳宣布,伊朗和伊核六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就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这意味着,长达12年的伊朗核谈判终于可以画下句号了。
这12年,谈判各方都经历了很大的一个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国态度的转变。2003年初,当伊朗宣布发现铀矿并成功提炼出铀的时候,美国方面态度比较强硬。当时还是小布什担任美国总统,他此前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家之一,公开宣称要用武力颠覆伊朗政权。
不过,奥巴马担任总统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已经开始调整,并逐步从中东收缩。他知道美国根本无力打赢两场中东战争,甚至已无心继续在中东打仗,想把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制衡中国。加之当时伊拉克大乱,阿富汗也一团糟,奥巴马政府逐步发现伊朗反而是稳定的力量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对伊朗政策就有了根本性调整。
美国对伊核问题谈判态度的转变,为最终解决创造了重要条件。此外,欧盟一直作为伊核问题的主要调解人,主导着伊核谈判,欧洲很看重自身在伊核问题上的话语权。俄罗斯一直把伊核问题作为其与西方合作的重要筹码,同时兼顾自身在伊朗的利益。中国在会谈机制内一直扮演着弥合分歧、发挥建设性作用的角色。
自2003年伊核问题演变为核危机以来,中国就开始了不同场合的外交斡旋。美伊双方都剑拔弩张,没有台阶下,没有沟通的渠道,即使一方想退让谈判,也不好拉下面子。中国恰好就有这个资格做和事佬,美伊双方都拜托中国来做传递意见,让大家都坐下来好好谈谈,当然这个谈判也谈了很久,才有结果。
人们发现,随着伊核问题落幕,美国很快占据了主动地位。也就是说,中国虽然在解决伊核问题方面出了不少力,但回过头来看,中国手里跟美国博弈和较量的牌却少了一张。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有助于美国将重心转向亚洲。从全球角度看,美国更担心的是,美国要在中东地区应付伊朗。同时,又要在亚太地区应对中国,会顾此失彼,很难两全。如果美伊冲突的时间足够长,美国可能最终会因消耗很大,而无力应对南中国海冲突。因此,伊核协议可能让美国找到一个从中东抽身而退的机会,把很大部分精力调往亚洲,为实施其“重返亚太”创造条件。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是一个涉及更广泛的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把军力部署和军事关系聚焦于亚太地区,以应对中国这一日益加剧的威胁。2012年年初,奥巴马则高调宣布美国要重返亚太,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原则。过去三年,美国积极介入南海地区的主权争端,在亚太地区加强部署军力。
另一方面美国会向中国施加压力,督促中国让朝鲜重返朝核“六方会谈”。在美国人看来,伊核问题得到解决,朝鲜可能会倍感孤立。朝鲜一直在与伊朗分享导弹与核武器技术,最近为解决干旱问题,朝鲜还曾伸手向伊朗求援。一直在核问题上持强硬立场的伊朗,如今都选择了弃核,必然会动摇到朝鲜领导层的思想。
然而,要重启朝核“六方会谈”谈何容易。近几年来,尽管中国做了大量工作,甚至把和稀泥的办法都使出来了,但在朝鲜拒绝配合的情况下,“六方会谈”已处于停止状态。特别是朝鲜拥核后,它跟中国的关系已开始重新洗牌。朝鲜显然是借助核试验、发射导弹等一系列动作向世界表明,朝鲜正在建设强盛国家,朝鲜不再对“朝核六方会谈”感兴趣。
中美的较量是长期和复杂的,双方要打的牌有若干张。美国“重返亚洲”,并染指南海问题,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但只要中国有足够力量,即使丢掉了与美国与较量的一张牌,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被美国主张对中国强硬的声音吓住,就像我们发出一些威胁其实也吓不住美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