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DF-31AG,中间DF-31A
中国又多了一种全球史无前例的战略武器。可喜可贺!
中国导弹全家福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军博成就展中出现了一批我军主力战略导弹模型,其中最抢眼的是首次曝光的DF-31AG,通俗地就是说DF-31A的远程放大版,体积巨大,比DF-31A要大20%左右,射程估计14000公里左右,做到了全球覆盖。DF-31AG外形威猛,加大加长弹筒,动力不变,换用700kg的智能机动弹头,突防方式由DF31A的诱饵突防转变为智能机动突防,就是可以机动变轨突破导弹防御系统。
DF-31AG与DF-31A侧面对比
DF-31AG导弹采用了越野能力更强的8轴一体车,底部有缓冲垫层,类似DF-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无依托发射技术”。
通俗地说,以往的DF-31A必需依托提前建设的水泥固化阵地才能发射,而新式DF-31AG在机动中随便找块泥地放下缓冲垫,竖起导弹,通电检测,输入诸元,点火发射,最多不超过20分钟准备,导弹就射出去了。
从左到右:DF-5B,DF-31AG,DF-31A
东风-31弹道导弹是中国的一种三段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也是中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中国第二代战略武器,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
早期的东风-31原型射程为8000公里,只能打到对方的西海岸,后来中国突破了碳纤维弹筒制造技术,使整个导弹减重不少,因此携带同样的燃料,射程大大提高,可以达到10000公里以上,可携带一枚700公斤弹头,1百万吨当量。 改进后的东风-31A,载荷1050-1750公斤,可携带至少三枚弹头或诱导弹头以及重返大气层载具、其射程为11000-12000公里。
这次展出的DF-31AG射程至少14000公里,改变了早期东风31-只能打到西海岸的缺点,真正做全球覆盖。DF-31AG应该至少6-8个分导弹头,突防能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