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控制天气,印度担心个啥?我们又不在喜马拉雅山人工降雪
2020-12-09 13:12:1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的就是气候或天气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诸葛亮"借来东风",也就无法火烧曹营,周瑜的老婆自然也就被曹操纳入后宫了,天下也早已一统。在古代看来,这简直就是神话,但类似的技术,中国即将掌握。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8日的报道,中国正式启动了一个项目,计划到2025年时,实现对本国56%天气的控制,到2035年将中国的气象控制技术提高到"相当先进"的水平。尽管中国表示,研发气象控制技术,只是为了"增加产量"、"更快地应对自然灾害",但还是引起了邻国印度的强烈不安,美国CNN报道称,印度专家"非常担心"中国可能会将"控制降雨和降雪"的技术"作为武器"来使用。
为了阻止中国研发"气象控制"技术,印度抹黑中国,声称中国人为控制天气,将会"影响全球气候",对此中国社科院专家陈迎予以了反驳。他表示,"人工影响天气是很短的时间,很局域的,是一点上的作业",印度声称中国发展气象控制技术会影响全球气候是"混淆是非"、"恶意挑拨",当然"如果这个作业正好在边境线上","我也不能排除","除非在边境线上干这个事情","否则它应该没有溢出国界的那种效应"。


德国军事战略家鲁登道夫在1935年出版的《总体战》中指出,"战争不仅仅是军事领域的一维对抗",而是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维度对抗";上世纪50年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甚至指出,"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这绝非虚言,据估算,一次中等强度的台风,就能在数小时内裹挟25亿吨水移动几千公里,它所携带的能量,"相当于10亿吨TNT当量",如果将台风作为武器,摧毁美国舰队不在话下。
巧合的是,就在中国出台项目,准备在2025年、2035年实现对气象的控制能力时,美国也在加速对气象武器的研究,并将"拥有气象武器"的时间表定在2025年。事实上,美国才是全球最早大规模使用"气象武器"的国家,越战期间美国曾经实施过一个名叫"大力水手"的军事行动,耗资2160万美元,出动军机2.6万架次,在越南空投了474万枚降雨催化弹,实施了"史无前例"的人工降雨作战,严重破坏了北越的补给线。
此外,美国空军还曾经实施过"熔岩突击队"行动,通过空中播撒特殊化学物质,人工制造"泥泞的战场环境",破坏敌军的行动能力,协助美军作战。苏联也非常热衷气象武器,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了"啄木鸟"超视距雷达,它发出的10赫兹频段电磁波,能够在空中形成"巨大的阻断层","改变高空气流路径",有可能对别国制造"连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干旱天气",也能够制造"毁灭性的洪水灾害"。


△气象武器也被称为"末日武器"
中国军网、国防部网就曾在2019年8月刊文,提出需要"警惕气象武器发展",文章指出,当前某些军事强国"正在进行或近期进行过"的气象武器研发计划就有数十项,部分国家甚至已经推出了"可用于实战"的气象武器,"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中国无意发展"气象武器",更无意主动对别国使用,但"气象控制"技术必须掌握在手中,因为一旦对手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能力,中国也必须拥有类似技术,才能有效化解或威慑。
因此,与其担心中国拥有"气象控制"技术,担心中国将这一技术"武器化",枉费心力企图阻止中国,印度更多的应该将重心放在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上,停止挑衅,恢复边境地区的宁静。否则,难保喜马拉雅山附近不会发生降雪量猛增,气温骤降的可能性,毕竟"天有不测风云",这事谁说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