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5月12日突然通过了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决议援引一些欧洲企业和工会的担心,它们认为这种承认将导致更多中国商品进入欧洲市场,影响欧盟就业。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规定,在“双反”调查中,欧盟国家可以不以中国国内实际成本作为依据,而选择一个“替代国”的同类商品价格为标准。但该条款的适用期限为15年,将在2016年12月11日失效。直白点说,就是在2016年12月11日前,欧盟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具有“任意裁杀权”,因为以欧盟国家的生产成本来衡量中国商品显然是偏颇的。但是,这一期限为15年,那就意味着2016年12月11日将不能再这么做。
既然如此,欧洲议会为何突然与中国“耍赖”,到时候还不准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呢?这背后是什么逻辑?欧盟是真的要这么做还是另有他因?请看占豪(微信号:占豪)下面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事发生的背景。中国几年前就要欧盟和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是美欧都没有承认。但是,从去年开始美国就开始联合自己盟友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记得当时新闻奥巴马还建议欧盟国家不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最近,美欧议会在一周之内接连动议,试图阻止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华盛顿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3位民主党参议员联名提交了一项立法动议,名为《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会审议法案》。此项动议的目的,是授权美国国会对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事上握有最终的决定权。参议员们的联合声明说:“如果美国商务部决定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会将有权要么批准要么否决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欧的这次动作是有呼应的,虽说两者想达到的目的不同,但的确是联动的。那么,欧盟为何在接近承诺兑现期时通过这样一项“非立法性决议”?欧盟和美国的意图一样吗?欧盟想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在占豪看来,欧盟之所以发起了这样一项决议,根本原因有四:
一、试图再给中国套上一个枷锁。
欧盟之所以通过这份决议,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想用另外一套他们掌握主动权的规则来束缚中国,即用另一个规则来替代之前的规则,而不是直接终结前面的要求。如此,欧盟在中欧之间贸易话语权上会得到一定程度保持。
二、试图在货币战上施压中国。
如果大家注意,去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后,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连续访华斡旋,最终双方妥协了,人民币兑美元保持一定稳定,贬值换成美元。这样的结果是,人民币兑美元虽然没有编制,但兑欧元等主要货币还是贬值了。这么一来,相对欧盟的产品来说,中国的一些和欧盟开始有竞争关系的产品开始更加有竞争力,这对欧盟或大或小构成了一些压力,特别是产品对华出口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一方面不能在货币上直接对中国施压,所以只能找个理由来给中国找点茬,那么市场经济地位就是其中一个筹码。
三、要在最后一刻再“讹”中国一笔。
某种程度上说,欧盟也是想将市场经济地位作为一个筹码再最后“讹”中国一笔,这是西方人的一贯伎俩。所谓“讹”一笔,就是通过制造一些障碍,然后再和中国谈判,然后再向中国要条件,最后再妥协。
四、试图在中美间提升自己的博弈筹码。
中美在战略上是博弈对手,美国呼吁欧盟不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实是基于两国的战略博弈,欧盟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通过设置这样的关卡,一方面是对美国诉求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在中美两国的地位筹码。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在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个问题上意图是不同的,美国是真的不想承认,欧盟则是想以此作为筹码进行交易,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
对于欧盟,我们要知道,其目的很大程度上并非绝对为了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是为了得到更多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我们应该用三个步骤来应对:
一、要表达足够强硬的立场以示警示。
要特别强调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给欧盟带来的潜在损失,这么做是为了用中国未来的潜在市场力量来敲打欧盟,以达到警醒他们的目的。
二、在实际操作层面,要立足于谈。
考虑到中欧贸易的互补性和增长空间,欧盟并非真的就是一心不想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目的还在于利益,想得到更多利益。只要有诉求,这就是突破口,大家就可以坐下来谈,有事好商量,但不是低姿态去商量,而是抱着大家互惠互利、平等协商的态度去沟通。
三、要用未来吸引他们。
什么样的未来?中国潜在市场的未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未来。对于现实利益,一定要基于对等交换,不能只给予不往回拿;对于未来利益,适当可以稍微慷慨一点,以未来利益换现在的利益,表面上看起来稍微吃点亏都没关系,因为这有利于弥合分歧。以中国如此大的市场,以中国如此强的对外工业输出能力,中国在未来的合作中是绝不会吃亏的。
在欧洲议会通过这一决议后,法国外长就开始喊话了:支持中欧对话!这意思不过是,咱们就坐下来谈谈吧。谈谈就谈谈呗,又不是没谈过。
对于欧盟,我们要理解其当前经济处境和政治环境,中国对其既要保持一定的强硬和原则不被其牵着鼻子走,又要给他们一些甜头,特别是要多给他们一些未来的预期(未来的预期其实是很对他们的症),用这些预期利益来换取当下的更加深化的合作。对付欧洲,这种思路和方向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