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今天(6月26日),中俄元首共同签署并公布了多项联合声明,其中一份《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特别引人瞩目,它意味着中俄联手亮剑!
声明的主要内容如下:
当前,影响全球战略稳定的消极因素正在世界各地增加,我们对此感到担忧。这一趋势的危险性首先在于,个别国家和军事-政治同盟谋求在军事和军技领域获得决定性优势,以便在国际事务中毫无阻碍地通过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来实现自身利益。
反导领域的形势发展尤其令人担忧。域外力量往往以臆想的理由为借口,在欧洲部署“岸基宙斯盾系统”,在亚太地区部署或计划在东北亚部署“萨德系统”。这与导弹扩散领域面临的实际挑战和威胁毫不相干,与其宣称的目的也明显不符,并将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国家战略安全利益,中俄两国对此强烈反对。
某些国家研制的“全球即时打击系统”等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可能会严重破坏战略平衡与稳定,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外空武器化和将外空变为军事对抗区域的威胁正在上升。
在上述引文的第一段,中俄对当前全球战略形势进行了判断,得出了令人担忧的结论。原因很简单:个别国家和“军事-政治”同盟谋求决定性优势,在国际事务中常常滥用武力。
这说的是谁?我想读者都明白,个别国家就是美国,“军事—政治”同盟就是北约、欧盟等。
接下来,声明历数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四大武器系统:岸基宙斯盾系统、萨德系统、全球即时打击系统和即将诞生的外空武器系统。
我们不妨看看已经成熟和比较成熟的前三大系统,这些都是美国控制当今世界的利器。
1、岸基宙斯盾系统
美国现役的舰载防空反导系统,最初叫“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取其前半部英文每一字头,碰巧能凑成希腊神话中宙斯之盾(AEGIS)。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共有84艘“宙斯盾”战舰在役。
“宙斯盾系统”从开始研制至今,战略目标就非常明确,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但美国认为,仅有宙斯盾军舰仍然不够,因为很多时候很难靠近中俄,后来就研发出“岸基宙斯盾系统”,防止在盟友的土地上,这样就能在中俄的弹道导弹刚起飞的助推段,最晚在中段的开始段就将导弹击落。这样不至于导弹残骸落入本国境内,同时可以起到控制盟友的作用。
近年来,有报道称美国在波兰、罗马尼亚部署了岸基宙斯盾,而日本也有意采购。
2、萨德系统
如果说“陆基宙斯盾系统”是在谋求在导弹发射的前段、中段将其拦截,那么萨德系统则是在末端将其拦截。它可以在大气层内外拦截来袭的短程、中程弹道导弹。
萨德系统入韩,看似主要目标是防御可能来自北朝鲜的导弹,但事实上将加大对中国的的监控。据报道,萨德系统的雷达侦查半径可达2000公里,中国将近一半国土范围在其监视范围内。可以对中国境内各种发射活动都可做到实时监控、连续侦察,这对中国国家安全将产生严重影响。
3、全球即时打击系统
全球即时打击系统(PGS)是美国军方发展的一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地方的常规作战系统。其核心是可靠的、高速的运载工具,美国先后研发了“猎鹰”高超音速飞行器、X—37B空天飞机和X—51A“冲浪者”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等,其中X—37B空天飞机的时速已经可以达到音速的20倍,也就是每小时超过2万公里。
中俄认为,美国通过上述先进的武器系统,正不断谋求军事优势,这势必引发全球军备竞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俄不仅仅发布了一个措辞强硬的声明,还有一系列动作。比如据《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号昨天报道,中俄将有“航天和导弹知识产权合作”。
而就在普京访华期间,6月25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进行了一次成功发射,它几乎将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1倍,达到13.5吨。这种技术如果运用到军事上将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最近两年来,全球军事、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两大变化,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第一、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页岩油、页岩气、电动汽车),石油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二战以来,围绕着石油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绝大部分产油国注定无法转型,将逐步回归贫困、分裂和动荡。产油国囤积的庞大的“石油美元”正在逐步消融,从冰山化为雪水,这将在未来几年引起国际资本市场的滔天巨浪。
第二、随着英国脱欧,以及极右势力在欧洲的崛起,欧盟解体很难避免。即便不解体,欧盟的内容和实质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大挫折。最坏的结局是,欧洲重新陷入碎片化。
这两大变化决定了欧洲和中东不再是人类的中心舞台,亚太地区才是。中美的G2时代正式开启。如果说尼克松访华的时代,老大老二是美国苏联,老三中国是一个重要制衡力量,如今中国跟苏联的位置发生了互换。
虽然冷战不再,两大阵营也不复存在,但中美的战略博弈和摩擦不可避免,俄罗斯显然也不甘寂寞。再加上一个军事力量正在崛起的日本和一个离心化的欧洲,以及一个尚不确定的印度,让未来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