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给俄空天军的价格居然是3550万美元一架,也太便宜了
2020-12-16 22:27:44






进入21世纪的这20年来,国际上主流的先进战斗机的价格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比如在2000年左右,用5000到6000万美元的价格,还能采购到最新批次的F16和F18,较老批次的F16用4000万美元左右的价格就能拿到。而到目前,几乎已经没有低于1亿美元的三代半新战斗机。有些项目甚至卖到了平均2亿多美元一架。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国际市场上的对外销售。就是各大国的自用型先进战机,也是普遍不便宜的。比如美国空军采购自家洛马的F35新机,也需要9000万到1.2亿美元一架。新兴大国自用的J16和J20等,如果换算成美元,那么也需要单价七八千万甚至过亿。不过俄空天军在2018年和本国的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签订了一个采购76架苏57战机的合同,到目前的总价却只有27亿美元。这相当于3550万美元一架。这个价格实在是便宜到离谱。



因为尽管这次是苏57卖给自家的空天军,但是正常情况下起码也需要七八千万美元一架才能保本。苏57再有问题,也是一种定位于5代机的“隐形机”。就算是俄空天军采购自家的苏35战机,也是7500万美元以上的单价,为何到了苏57这里就直线下降呢?这个问题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其实说来话长。苏57从开始研发也已经快30年了。但总的来看并不算顺利。到目前仍然没有配上目标发动机,也就是宣传了很多年的所谓“产品30”,仍采用AL41F1发动机。早期的苏57原型机已经先后生产了10架,早早的交给了俄军方试用。甚至号称到中东某国参加过实战,但是真实的作战情况存疑。因为这种战机的内置弹舱能不能用?都已经成为一个很玄幻的问题。而在这试用的10架之外,第一架所谓的量产型,



就因为飞控出现问题坠毁了。而俄空天军本身对这个项目的采购也明显并不积极。宁愿采购有实战能力的苏35,也不愿意批量采购作战能力需要打一个大问号的苏57。因为俄空天军很明白:苏57明显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弹舱和整体结构强度都是绕不过去的矛盾体。和苏35这种终极侧卫完全没法比。而苏57名义上是隐身机,但是大部分时间仍然必须外挂武器。如果真的必须如此作战,那么苏57还不如苏35用的放心。另外一点也很重要,这就是虽然工厂方面不断宣称苏57已经进入了量产阶段。但是这个量产并非真正的量产。会出现同一批飞机,主要零部件都不能通用的局面。不用说刚刚宣布量产的苏57,就是已经研发30多年的苏34,都有几十架交付型零件都不能互换的老问题。在这方面作为基础用户的俄空天军也算是受够了。俄空天军这种内部用户不愿意买;而工厂方面还未必愿意卖呢!最近30年来,主要的飞机生产方,都是宁愿先完成外国客户的订单,



然后再慢慢交付自家空天军的订货。因为外国客户给的都是现汇。而且后续付款也积极准时。而俄空天军的订单往往看上去总量不少,但经常是只给一个启动资金,后面的付款就开始打白条。这样折腾几个来回。导致联合飞机生产体,宁愿以外国货币来计算本国飞机的采购价。这就导致出现了76架苏57卖给自家人,最终成了3550万美元一架的奇怪价格。实际上当年定这个76架的合同时,基本是按照相当于8000万美元一架的卢布汇率价格定的。不过俄空天军方面只能支付本币卢布。这几年卢布大幅贬值,苏57就直接从当初的大约8000万美元一架,迅速贬值到了相当于今天的3550万美元一架。俄方的飞机工厂也只能默默吃下这种“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