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接任乌军总司令的亚历山大·瑟尔斯基,背上了一口天大的黑锅。
2月17日,瑟尔斯基宣布,当前战况下,他决定将乌军从乌东部阿夫杰耶夫卡撤离至“更有利防线进行防御作战”。
只要对俄乌局势稍微有点了解都知道,这只是无法控制溃逃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此时,瑟尔斯基刚刚上任了不到10天。
虽然阿夫杰耶夫卡的糟糕局面,并不是瑟尔斯基造成的,但无论如何,撤退的命令是他下的,他也没想到扎卢日内给他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不要低估阿夫杰耶夫卡的丢失给乌军带来的被动局面,俄军拿下阿瓦迪夫卡之后,比较明显的战线“缺口”被抚平,后续可以做的事情就更有余地。
图片
这样一来,顿涅斯克西北的斯拉维扬斯克乃至哈尔科夫几乎成了俄罗斯的“兵锋所指”。
不管是从苏梅州方向进攻,还是从卢甘斯克发展,都非常方便。
很多人奇怪,去年俄乌战场还是僵局呢,怎么一下子俄军就取得这么大战果了?
原因很简单, 俄乌战争的局势已经逆转了。
1 俄乌战局的深刻变化
如果我们总结两年以来俄乌战场变化的话,会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22年2月-6月,俄军战略进攻阶段。
这个阶段的一开始,是俄军出动近百架直升机,运载精锐空降兵突击基辅外围的安东诺夫机场。
这显然是想复制一次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作战行动。
但是呢?
万万没想到乌军一不做二不休,用重炮把机场跑道炸坏了。
后续的俄军运输机没法降落,只能转头飞白俄罗斯,从地面进攻。
这样一来,轻装的俄罗斯空降兵就成了普通步兵。
显然是啃不动乌军防线的,最后只能撤离,突袭基辅的计划失败。
图片
从南北东方向进攻的俄军,进展也不顺利。
装甲部队冲进乌克兰之后,发现由于奇袭基辅的计划失败,乌军已经从最初的惊慌中反应了过来。
开始用西方援助的反坦克导弹化整为零,四处偷袭俄军。
面对基辅城中已经开始向平民发枪的战斗意志,俄军又瞻前顾后地怕惨烈巷战引发人道主义危机,给西方介入的借口。
于是只能放弃速战速决的计划,选择从基辅附近撤军,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东乌,想着先把东乌吃下去再说。
所以我们看到了对马里乌波尔的围城战,和对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的攻坚战。
结果虽然俄军都达到了战术目的,但由于乌军的长时间坚守,牵制住了俄军的大量部队。
乌军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战时军队的整体构建,并完善了战略防御体系。
所以大概从6月开始,俄军的战略进攻阶段基本结束。
后面的东乌四州公投等等行动,都是对第一阶段战果的巩固而已。
第二阶段,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下半年,乌军反攻到战略相持阶段。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乌克兰开始利用大量的西方援助武器,有步骤地进行收复失地。
乌军的打法在北约的调教之下,已经颇有成效了。
比如先是用海马斯和M270榴弹炮对俄军的弹药库、指挥中心、后勤补给线等关键设施进行精确打击,然后北约卫星侦察俄军动向,找到俄军防御的空隙,直接重兵突进,掀翻整个战局。
结果打出了俄军的哈尔科夫大溃败。
在哈尔科夫战斗中,乌军成功拿下库皮扬斯克、伊久姆和莱曼,收复哈尔科夫全境。
图片
在南部的赫尔松州,乌军吃掉了俄军部署在赫尔松市北部的缓冲区,占领了赫尔松市,把俄军逼回到第聂伯河南岸,和俄军隔河相望。
与乌军的进攻相对应的是,俄军的表现乏善可陈,只有瓦格纳在猛攻中部城市巴赫穆特,把这里打成了新时代的斯大林格勒。
在付出数万人的代价后,瓦格纳基本占领了巴赫穆特,但后来瓦格纳内讧事件后,乌军又夺回了一部分巴赫穆特,双方处于拉锯状态。
所以这段时间基本上是俄乌战争的“垃圾时间”。
双方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斗,哪怕乌军吹得满世界都知道的2023年“春季大反攻”,也因为种种原因推迟到了2023年6月才开始。
春季反攻变成了夏季反攻,但基本没取得实质性进展,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第三阶段就是从2023年9月到现在,俄军逐渐占据主动。
由于乌军的夏季大反攻“表演”的性质很强,也就是说,反攻的目的在于政治,而不在于军事。
这就导致乌军会为了政治需要,去反攻一些完全没必要的地区。
比如在顿巴斯扎波罗热方向,乌军集结约15万人在近100公里的战线上;
在巴赫穆特附近,乌军集中约11万人在12公里的接触线上。
显然,乌克兰在向西方证明自己仍有收复失地的能力。
但是呢?
俄军将巴赫穆特设置成了一部“大型绞肉机”,以绝对优势的炮火不断消耗乌军兵力。
图片
结果就是随着顿巴斯秋雨季到来,乌军攻势也将被迫结束。
乌克兰收复的领土有限,但却把积攒了大半年的西方援助弹药都给打光了。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黑天鹅事件: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之后,西方国家的精力被中东吸引过去,无论是资金还是弹药,西方国家的援助被以色列分走了相当大一部分。
乌克兰进行几个月不间断反攻失利后“弹尽粮绝”,西方援助又大大削减,让俄罗斯夺取战场主动权。
一方面频繁使用各种远程火力对对方境内的纵深目标比如决策中心、军工企业、机场、军火库和燃料基地进行打击,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持续能力;
另一方面开始重点攻击阿夫杰耶夫卡。
阿夫杰耶夫卡在军事上是乌军在顿涅茨克州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后面是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还有红利曼,这一系列顿巴斯地区的重要战略要地。
为了守住这里,乌军在这里部署了6个主力突击旅,修建了数百个包括简易机场、野战医院、炮兵阵地、秘密弹药库等在内的工事群,储备了弹药、燃料等军用物资,堪称固若金汤。图片
图片
所以,阿夫杰耶夫卡从开战以来,从没陷落过。
不过呢?这个堡垒有个命门:
结果俄军不知道从哪个图纸堆中翻出来,这个沙皇狩猎宫有个废弃的地道。
然后俄军从去年年底就不停地修复这个地道,修复后在1月17日组织了100多人的突击队,通过地道突然钻到了狩猎宫阵地上。
直接占领了阵地,直接威胁了乌军的后勤补给线。
图片
有了成功先例就好办了。
俄军化身哈马斯,狂挖地道进行武装渗透,把乌军的防御体系挖了个千疮百孔。
特别挖到大垃圾山阵地后,这里的乌军不算是正规军,是战争前后组建的国土防御旅。
战力弱鸡,一触即溃,极大动摇了乌军的军心。
俄军扫清外围阵地进城后,打得也是有板有眼。
改变了过去在巴赫穆特逐个建筑清扫的战斗方式,而是改为步兵遭遇火力拦阻后,呼叫FPV无人机、前线轰炸机和后方炮兵来解决问题。
所以虽然阿夫杰耶夫卡城区并不小(只比巴赫穆特小一点点),但俄军在一个多星期内就基本控制了局面。
前线打不赢,后路又被断,乌军的信心总算是崩了。
2月份,一支乌军部队开始逃跑后,防御体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了。
这样的情况下,再守也没啥意义了,瑟尔斯基不得不下令撤退,能跑出来多少算多少吧。
与阿瓦迪夫卡丢失的几乎同时,乌军控制的另一个堡垒区马林卡也丢了。
这样一来,乌军扎在顿涅茨克州的两个钉子都拔掉了,顿涅茨克市不会再受到炮火威胁了。
这不仅有助于收获顿涅茨克人心,也有助于顿涅茨克恢复工业,为战争发挥更大作用。图片
图片
从目前迹象来看,下一步俄军的主要精力,可能还是在巩固现有阵地上。
毕竟阿夫杰耶夫卡的撤退只是一个城市的撤退,并没有造成整个防线的突破。
事实上乌军从阿夫杰耶夫卡撤退后,并没有一溃千里,而是依托北部的新巴赫穆托夫卡和奥切列季涅,中部的别尔蒂奇和谢梅尼夫卡,拉斯库奇涅和托尔嫩克重新组织了防线。
和去年巴赫穆特丢了之后乌军依然盘踞在克罗莫沃是一个道理,这样在政治上比较加分。
那么俄军未来的作战,可能会继续死磕乌军的新防线,彻底解决对顿涅茨克的威胁;
或者腾出兵力,开启恰索夫亚尔攻坚战,对斯拉维扬斯克防御弧线南部的两个重要城市顿河君士坦丁洛夫卡、捷尔任斯克形成夹击态势。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俄军虽然取得了阿夫杰耶夫卡的胜利,但从后续进展来看,已经失去了战争之初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只想着停战前多占点好处了。
图片
原本开战时,普京要把乌克兰“去军事化”,现在来看,彻底占领顿巴斯,已经成了俄罗斯在可以对内交代的主要目标。
这也就是俄军在明明知道南部赫尔松战线更好打的情况下,仍然死磕西部战线的原因。
看来,俄军也知道美国大选会成为俄乌战争停战的契机,开始在契机前拼命占地盘造成既成事实了。
2 局势逆转的原因
很多人有点奇怪,感觉这场冗长的战争中,俄军的表现也谈不上特别好,怎么把战局给逆转了呢?
原因主要有4点:
第一是战争回归了拼国力的本源。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俄乌战争就是一场毫无技术含量的堑壕战,属于菜鸡互啄。
但事实上并不是。
乌军在2022年到2023年为啥能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的情况下,能打出赫尔松反击战和哈尔科夫反击战?
不是因为乌军多能打,而是因为乌军被嫁接了一个“高科技大脑”。
图片
在乌克兰境内,有一个“影子参谋部”,里面有上百名北约军官。
他们负责接收北约卫星、电子侦察以及情报侦察获取的俄军信息,然后用一家基于 AI 的战场图像分析公司Palantir的服务分析战场目标,把目标识别和打击决策的判定缩短到了分钟级别。
然后影子参谋部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作战建议,提供给乌克兰,然后再由乌克兰方面下达军事命令。
这就是俄军哈尔科夫大溃败的时候,俄军明明防守严密,但硬是被乌军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由东乌特警力量守卫的薄弱环节,长驱直入后导致防线崩盘的原因。
这其实不是乌军嗅觉敏锐,主要是北约大脑的功劳。
此外,北约还利用了AI技术进行斩首行动,比如用Primer AI。
Primer AI简单来说是一种资料文本分析系统,北约拿着这玩意在浩如烟海的通信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俄军高级将领的位置,弹药运输的频次,兵力集结地等等,都可以通过蛛丝马迹分析出来,然后被乌克兰加以利用。
你看战争期间很多俄军高级将领莫名其妙就死了,很多兵营被海马斯偷袭伤亡惨重,原因就在这里。
图片
甚至每名俘虏的俄军,还会被乌克兰使用Clearview进行人脸识别,看是不是高级军官。
在俄乌战场上四处乱飞的无人机,也已经实现了自主决策。
可以“实时识别和分类检测到的物体”并制定打击决策,让这种无人机真正成为发射后不管的智能弹药。
所以2022年的俄军,相当于拿着机械化时代的战术,一下子闯进了信息时代和AI时代,频频被打脸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挨打,再迟钝的俄军,也该反应过来了吧?
在普京的推动下,俄罗斯关于高科技服务战争的力度大幅度增强,俄军在一点一点尝试中实现了脱胎换骨。
比如,俄军最大的痛点在于侦察卫星不足,现发射新卫星又来不及。
于是俄军开始大量购买商业卫星公司的图像(比如中国天仪研究院),还征用了代发伊朗卫星的使用权,保证了卫星信息的供应。
比如,俄军推出了一种无人战斗装备“马克”战斗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装甲车,上面有热传感器、IR摄像机等一系列用于不同情境下的侦察设备,可自动识别敌方装备,并自主决策攻击。
图片
甚至在防空作战中,俄军的AI已经获得了第一个战果。
最新型的S-350“勇士”防空系统利用AI技术的决策和战术,已经实现了实战击杀。
至于无人机,俄军背靠世界无人机第一大国,已经达到了月产4000架的产量。
所以我们发现2023年下半年开始,俄军自杀式无人机的攻击视频明显多了起来。
这样一来,就把双方的科技水平,拉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那么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再次回到了兵力、装备和弹药上。
在这方面,乌军怎么和俄军比?
乌克兰自己的军工生产肯定是不够的,西方国家的援助又像挤牙膏一样,哪怕泽连斯基满世界跑着要炮弹,但炮弹总是供应不足。
美国连韩国的炮弹都抽调给乌克兰了,但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仍然杯水车薪。
图片
我们看看阿夫迪耶夫卡的战斗,乌军的火力密度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
俄军的火力密度是乌军的十倍以上,更不要说俄军还有量大管饱便宜的普通航弹改装的滑翔炸弹,堪称拆楼神器。
这么打下去,乌军怎么赢?
所以,俄军之所以能够快速实现逆转,主要是信息化和科技应用方面赶上来了。
在过去,俄罗斯信息化作战体系上与北约有代差,所以频频挨打。
战争打了一年多后,俄罗斯信息化作战方面已经赶上差距。
信息化没有代差,高科技应用的差异也被磨平,那么决定战争胜负的,就是比拼国力与战争资源消耗了。
这方面俄罗斯优势巨大,而乌克兰就捉襟见肘了。
第二是乌克兰经济的衰落和兵员的枯竭。
我们都还记得,当年马里乌波尔战斗时,乌克兰守军被困在地下工事那么久,都坚决不投降。
一直到乌克兰上层同意他们投降以保持有生力量,才最终投降。
但这次呢?
阿夫迪耶夫卡的战斗中不仅临阵脱逃的有之,成建制向俄军投降的更有之!
为啥现在乌军的抵抗意志这么差了呢?
显然,战争对乌克兰的伤害正在慢慢显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经济无法运行,企业就没法交税,导致泽连斯基政府的财政开支全靠西方援助才勉强支撑。
巴以冲突之后,西方大量资金去援助以色列,乌克兰收到的援助资金锐减。
目前乌克兰财长马尔琴科已经声称无力解决财政问题,连工资都发不了了。图片
图片
但问题在于,你后方的公务员不发工资,他们还能通过权力变现。
但前方的军人不发工资,你让人家靠啥打仗?
一个月几百块,拼什么命啊!
第二是兵员枯竭。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国外的乌克兰难民数量高达965万人。
也就是说乌克兰4300万总人口要减去965万。
另一方面,公投独立的东乌四州,人口大概800多万。
这两项加起来已经1700万了,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的离境人员,乌克兰损失人口应该在2000万左右。
那么乌克兰能用的,只剩下2000多万人。
这2000多万人,适龄男性也就600多万。
再刨去出境的、东乌四州的、已经阵亡和受伤的,再刨去本身有病的、残疾和智障等不适合当兵的人口,还能剩多少?
图片
所以,乌克兰四处抓壮丁。
有去健身房抓肌肉强壮的,有去学校抓差生的,还有大街上随便拦住一个人就抓去当兵的。
这样强征的兵,能有啥战斗力?
碰上激烈的战斗肯定要逃跑或投降的。
而且为了弥补兵力缺口,乌克兰还把主意打到女性身上。
目前,俄军已经发现,有女兵进入了位于顿巴斯克列缅纳亚地区的前线阵地,而且这些女兵是“成建制”的。
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现在乌克兰都已经有成建制女兵部队了。
说明乌克兰真的没办法了,要冒着整个国家人口断层(大批育龄女性当兵后影响国家生育率)的风险,也要饮鸩止渴了。
第三是西方国家的心怀鬼胎。
乌克兰战争是大国博弈的产物,虽然看起来,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是为了捍卫共同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
但本质上,其实还是为了自己。
这也就决定了,西方的行为,更多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乌克兰的利益。
为啥战争开始的前几天,美欧没有大规模援助乌克兰?
因为那时候他们觉得“乌克兰可能顶不住”,所以援助也白援助了。
为啥后来美欧开始大规模援助乌克兰了?
因为他们发现乌克兰顶住了俄罗斯的进攻,借乌克兰削弱俄罗斯有机会了。
所以在2022年下半年的时候,乌克兰找西方要援助的时候完全是理直气壮的。
认为自己是在替你们打代理人战争,那西方给乌克兰援助是完全应该的。
甚至泽连斯基直接向西方国家分配任务,你给我什么武器,他给我什么武器。
就像拜登说的,美国军援乌克兰不是消费而是投资。
但问题在于,既然是投资,那就要考虑费效比。
乌克兰如果能一直顶住俄军,甚至时不时搞个大反攻,或者大量杀伤俄军,那这笔投资就是划算的。
但如果乌克兰转入战略防守,取得的战果少了,西方国家就会觉得这笔投资是不划算的。
为啥乌克兰夏季大反攻没有取得战略目标之后,西方国家的援助大幅度减少?
就是因为西方国家对他们的投资最终能不能产生预期的收益产生了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矛盾产生了:
乌克兰认为,你进一步加大军援力度,给我更多的坦克,更多的战斗机,更多的火箭炮,我就能打破当前的僵局。
西方国家认为,你要先证明你有打破僵局的能力,我才有信心给你加大援助。
你看,这不是死循环了么?
正因为如此,乌军才在泽连斯基与西方国家的无休无止扯皮中无所适从,不知道该进攻好还是防御好,最终被俄军抓住机会实现了阿夫杰耶夫卡的突破。
但这又再次动摇了西方援助的信心,成了负向反馈。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并不是没有过改变战局的机会,比如瓦格纳造反。
去年瓦格纳造反的时候,把大部分兵力从巴赫穆特撤出,开往莫斯科告御状。
这个时候,如果乌军抓住机会,直接反攻巴赫穆特,没准就能让俄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可能导致西部战线总崩盘。
图片
这样一来,西方国家看到了乌军的表现,无疑就会加大军援,进一步强化乌军战斗力,实现正向反馈。
奈何,普里戈津和俄军搞双簧的次数太多了,乌军也搞不清楚这次到底是不是诱饵,迟疑半天没敢去吃。
结果给了普京宝贵的时间,干净利索解决了瓦格纳造反危机。
等后来乌军再去反攻巴赫穆特,那边的阵地早就被俄军给接防了。
结果就是乌军一番苦战,结果才占领了25%的巴赫穆特城区。
然后西方国家内部的匈牙利又跳出来嚷嚷着援助乌克兰没意义。
由于欧盟内部在决策上采取的是共识制,即必须要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最终作出军援乌克兰的决策。
匈牙利一不同意,欧盟就很难再给乌克兰足够的援助。
再加上美国两党内斗,美国参议院在2月初否决了一项涉及1180亿美元的有关移民和援助乌克兰的法案,更让乌克兰的处境雪上加霜。
如果西方国家继续再这样心怀鬼胎的话,那乌克兰坚持下去的希望很渺茫。
第四是乌克兰内部的内斗。
大敌当前,只有团结对外,才能赢得胜利。
但奈何的是,乌克兰权力层内部,处于一片散沙状态。
首先就是军方派,战争期间,军方主导一切理所当然,所以扎卢日内不仅指挥作战,还频频出访要援助。
而借哈尔科夫的胜利,扎卢日内成为西方国家中名声很高的“抗俄明星”。
但是这种行为,让泽连斯基不乐意了。
泽连斯基是民选总统,军方根基浅薄,所以泽连斯基要做的就是既要哄着军方打仗,又不能让军方坐大威胁自己的权利。
比如泽连斯基曾话中有话地表示,军人不能在指挥战争的时候想着从政。
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点扎卢日内呢。图片
图片
后来泽连斯基巧妙地利用西方援助资金,为自己在军方的班底提供了丰厚的利益,从而扩大了军内亲自己的力量。
还通过建立与乌军前线高级军官的“平行沟通渠道”,巧妙地绕过了扎卢日内,从而在军事上取得了直接的话语权。
俄乌战场上很多“政治仗”,其实都是出于泽连斯基的授意打的。
总统和军方还没撕扯明白呢,议会也坐不住了。
乌克兰最高拉达人民公仆党党团议员、国家安全和国防问题委员会副主席玛丽亚娜·别祖格拉娅去年年底的时候,炮轰扎卢日内:
作为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直到现在仍没有给出2024年乌军行动计划。
因此要求扎卢日内辞职。
看起来这是在帮泽连斯基说话,但没过两天,人民公仆当又把泽连斯基给怼了。
指责泽连斯基越来越“一意孤行”,称乌克兰正“朝着专制的方向发展”。
显然,议会对自己被边缘化也非常不满。
现在的情况是,政府、议会、军方都想掌握国家最高权利,这是乌克兰高层最大的事情。
毕竟,谁能掌握最高权利,谁就能获得西方援助的分配权利,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团就能在分配中得到更多。
图片
这三派在乌克兰军方内都有自己的人,所以经常让乌军的行动超出了军事范畴,进入了政治范畴。
当这三派掐起来的时候,前方的乌军在配合时自然就会出现破绽,这就很容易被俄军抓住机会反攻。
3 俄乌局势何处去?
正是以上这四方面原因,让俄罗斯在战场上实现了逆转。
在2024 年 2 月下旬,也就是俄乌战争爆发两周年之际,把俄乌战争带入了一个新的拐点之上。
从2月下旬,到11月初,毫无疑问,会进入俄乌战争的第四阶段。
在第四阶段里,有三个选举会带来极大变数。
第一件事是俄罗斯大选。
从目前来看,俄罗斯在政治上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总体稳定,民众基本适应了制裁下的生活状态。
但是,反战情绪依然普遍,一些反对派借反战来制造的反政府议题,也不断冒出来。
特别是最近的反对派纳瓦利内死于狱中,明显是西方国家打出的一张牌。
原因很简单,本来纳瓦利内已经在监狱里了,发不出声音也制造不了事端了,俄罗斯没有必要杀他。相比来说,西方国家更需要他的死。
图片
所以纳瓦利内的死亡消息一出,西方世界开始集体讨伐俄罗斯——
拜登对纳瓦利内之死感到“愤怒”,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
马克龙说,纳瓦利内之死表明“自由的灵魂”在俄“被判了死刑”。
苏纳克说,纳瓦利内之死是“可怕的消息”,对俄民众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对此,俄罗斯方面说,狱方发出纳瓦利内死讯15分钟后,“爆现一连串指控,就好像是复制出来的一样”。
显然,这是把屎盆子往普京脑袋上扣,借此影响普京的支持率。
毕竟,普京这次是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很多背后的力量,并不方便调动。
那么为了给自己的竞选带来更大优势,俄军需要更大的胜利,更显赫的战绩,来凸显普京“特别军事行动”的英明。
这种心态必然会给战场带来更深刻的变化。
第二就是乌克兰大选。
按照乌克兰宪法的规定,2024年的总统大选应该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也就是3月31日进行。
泽连斯基的潜在竞争者,分别是前总理季莫申科、前总统波罗申科,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和基辅市长克里琴科。
但是到底能不能成功举办大选,还是未知数。
此前,泽连斯基曾经明确表示,现在不是大选的时候。他去欧洲访问的时候,也不停地吹风。
而且,乌克兰的宪法也明确,战争期间,大选可以延后。
图片
但问题在于,俄乌战争虽然实际上是在打仗,但双方并没有宣战,那么也就不是战争期间。
所以俄罗斯没有进行总动员的法理基础,乌克兰也没有推迟大选的法理基础。
而且,民主选举是西方国家的政治正确。
如果泽连斯基用战争作为借口赖着不走,显然违背了这个政治正确。
你看人家美国,越战期间还正常大选呢。
如果因为一个战争就不选了,那俄乌打10年,难道泽连斯基要当10年总统么?
但是对于泽连斯基这个小心思,美国曾经警告过他,暗示泽连斯基要按期举行大选。
泽连斯基显然是不愿意就此下台的,所以在这段时间,乌克兰会不会做一件极大刺激俄罗斯的事情?
借此让两国真正进入战争状态,来保住泽连斯基的宝座?
不能排除这个可能。
所以,乌军可能再次搞一场“政治仗”,改变整个战争趋势。
第三次大选就是美国大选了。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美国人对这场战争越来越厌烦。
美国一些民意调查显示,认为华盛顿对乌克兰提供过多帮助的人数从21%增加到41%。
特朗普就是抓住这一点,扬言上任第一天就结束俄乌战争。
那么问题来了,拜登到底是听从民意,在选举之前抢先把实现和平的功劳抢到手,争取中间选民;
还是一条道走到黑,让特朗普上任之后,面对的是一个无法收场的俄乌战争?
不管美国作何决策,显然已经在做准备了。
而且也有千丝万缕的蛛丝马迹显示,美俄正在进行私下的沟通和接触。
比如美国知名新闻主播塔克·卡尔森发布里对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专访视频。
这是乌克兰危机升级近两年来,普京首次接受美国记者采访。
图片
与此同时,几个大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协调立场。
你看,2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乌克兰外长库列巴。
2月2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会见到访的外交部长王毅。
此外,王毅还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德国总理朔尔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以及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外长进行了会晤。
显然,中国已经看到了战场上的可能变数,开始提前做准备了。
那么俄乌战争何去何从,我们可能从上半年的一些迹象就能看得出来。
比如,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支持的力度。
如果拜登能够想尽办法,继续挑起对乌援助大旗的话,乌克兰可能还有一线机会。
如果美国把担子扔给欧洲,欧洲仍然是德国、英国、法国那样零零碎碎的支持,而不是欧盟成体系的支持的话,那么乌克兰就真的危险了。
事态到底会怎样发展?
2024年上半年有很大可能见分晓,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