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55型万吨大驱首舰下水后,日本媒体出现了集体失声的罕见态度,似乎被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惊得哑口无言。
最近,缓过劲来的日本媒体和网友开始了所谓的“反击”。近日,日本网站上称,海上自卫队新型的万吨大驱27DDG将于2017年开工建造,这种标准排水量8200吨,满载排水量10500吨的新型宙斯盾驱逐舰,能否在055大驱的力压下夺回亚洲第一驱逐舰的名誉呢?

图片:日本网友绘制的27DDG大驱3D模型。
海自是除了美国外首个拥有大型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的海上力量,无论是金刚级,还是爱宕级,都比同级的美国阿利·伯克导弹驱逐舰要大不少,爱宕级就已经满载排水量超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吨大驱。
但是没有想到,就在爱宕级招摇过市没多少日子,先是韩国服役了世宗大王级万吨大驱,排水量超过爱宕级,现在中国055大驱更是直接将爱宕级甩在了身后。在东亚海上力量此消彼长中,日本海自的万吨大驱们无论是排水量还是数量上都已经不占优势。

图片:航行中的“爱宕”级双舰,27DDG是“爱宕”级的深度改型。
日本海上自卫队一共有4个护卫队群,也就是以前说的作为主力的机动舰队。一个护卫队群下辖2个护卫队,由8艘驱逐舰级别水面舰艇组成,包括1艘直升机母舰(DDH)、2艘防空驱逐舰(DDG)和5艘通用驱逐舰(DD),共同组成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机动部队。
但是由于金刚级、爱宕级总共只建造了6艘,作为防空节点的防空驱逐舰就存在了缺位,因此剩下的2处防空节点不得不让老旧的旗风级防空驱逐舰勉强担任。导致的状况是,“旗风”号是第1护卫队唯一的防空舰,“岛风”号和宙斯盾舰“鸟海”号属于第8护卫队,而第4护卫队长期没有专用防空舰。

图片:海自宙斯盾舰只有6艘,剩下的2处防空节点只能让老旧的旗风级驱逐舰担任,根本不适应现代海战防空。
为此,日本于2015年就开始吹风建造2艘新型的宙斯盾舰,最近公布首舰将于2017年开工,2018年下水,2020年完工。而2号舰将于2018年开工,2019年下水,2021年完工。

图片:日本媒体公布的2艘新型万吨大驱建造时间表。
作为“爱宕”级的后续舰,从最新公布的27DD舰构想图来看,日本将在这种军舰上进一步增加电磁轨道炮、激光近防武器、新型雷达系统、拖曳声纳等新型武器设备,强化多任务作战能力,欲使其成为亚洲战力最强之战舰。

图片:27DDG与其他三型防空驱逐舰对比。
27DDG舰与“金刚”、“爱宕”等舰的最大区别是安装美国海军的海军协同交战系统(CEC),加强与美国海军的作战协同。
前海上自卫队高官香田洋二就曾表示,“虽然是否在行使集体自卫权时使用CEC系统需要由上级作出判断,但如果与美军共同使用,可有效地拦截敌方导弹。这不仅有利于日本的防卫,也能降低很多人所担心的自卫队员生命危险”。

图片:CEC系统将把海上自卫队进一步紧紧地捆绑在美国海军的战车上。、
27DDG还将安装宙斯盾SPY-1D(V)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装置有可能达到巡洋舰级别的128单元,超过中国新下水055大驱的112单元,可以混装“标准”-2ERBLOCKⅢA/B远程防空导弹、“标准”-3BBLOCKⅡA型海基拦截导弹、“海麻雀”ESSM改进型防空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而新型反舰导弹将是最近在试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图片:27DDG的垂直发射系统有可能达到128单元,可以混装多种导弹。

图片:新型的XSSM超音速反舰导弹将安装在27DDG上。
此外,日本还将在27DDG上试验电磁加速炮(即电磁轨道炮)和近防型固态激光发射器。
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与设计局从2008年开始研制实用型的激光武器,能安装于海上的军舰和陆上的轮式重型平台,以打击反舰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或其他高精度打击武器。目前,该系统已经过秘密发射试验,并成功击毁空中来袭目标。

图片:日本电磁加速炮研制规划。

图片:日本已经试验固态激光武器,将装备27DDG。
未来,2艘27DDG导弹驱逐舰将与“金刚”、“雾岛”、“妙高”、“鸟海”、“爱宕”、“足柄”这6艘已服役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一起,共同承担利用高性能雷达发现弹道导弹、并在距地面200千米至300千米的大气层外实施拦截的战略防御任务。
由于前六艘宙斯盾舰沿用了旧日本帝国海军“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妙高”级、“高雄”级重巡洋舰的舰名来命名,27DD舰作为寄予厚望的新型战舰也会延续这一传统,继续向旧日本帝国海军招魂。

图片:27DDG与爱宕级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