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抛出了一个消息:未来在 WTO 谈判里,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简单说,就是主动放弃 WTO 给发展中国家的那些额外优待了。
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人纳闷:咱们明明还是发展中国家,为啥要放着现成的好处不用?其实这背后既有对美国长期 “找茬” 的有力回应,更藏着中国在中美经济竞争里的大思路。图片
先得说说美国这些年在这事上的 “小动作”。从特朗普当总统时起,美国就一直盯着中国的 “特殊待遇” 不放,主要揪着两个点。一个是 “永久最惠国待遇”,这是小布什时期中美签的,能让两国贸易享受无歧视优惠。可后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变大,政客们就想反悔,觉得这待遇让中国 “占了便宜”,总想取消。到了拜登政府,这想法也没断,只是取消 “最惠国待遇” 手续复杂,没那么容易成。
另一个就是 WTO 里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按照 WTO 规则,发展中国家能享受非互惠关税优惠、延长协议履行期限这些好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受这些是天经地义的。但美国不乐意,天天鼓噪 “中国早不是发展中国家了”,还撺掇其他国家一起反对。2023 年 3 月,美国众议院甚至搞了个 “不承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的投票,结果 415:0 全票通过,为后续取消中国待遇铺路。欧美一些国家也跟着起哄,不过他们改不了 WTO 条款,只能喊喊口号。
就在美国和西方还在 “催” 中国放弃待遇的时候,中国主动站出来宣布:未来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要划重点,之前签的协定里的优待还继续有效,而且咱们绝不承认 “不是发展中国家” 这个说法。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用三个词解释了原因: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进全球治理,这话背后其实有三层实实在在的考虑。
首先,这是对西方 “中国占便宜” 谬论的有力回击。美国一直拿特殊待遇说事,挑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说别的国家跟中国合作 “吃亏”。
中国主动放弃新待遇,相当于直接拆了美国的 “炮弹”,不用这优待,看你还怎么造谣?同时也把压力转给了那些在发展问题上敷衍的国家,显得咱更坦诚,更有大国担当。而且放弃自身诉求后,中国能更理直气壮地推动谈判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帮其他穷国争取更多好处,这样反而能拉近距离,赢得更多信任。
其次,中国现在的实力也撑得起这份 “底气”。2001 年刚加入 WTO 时,咱们确实需要特殊待遇帮着发展;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经济体量、贸易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有能力承担和自身发展水平匹配的国际责任。这跟是不是发展中国家没关系,而是咱们在全球经济里的角色变了, 以前可能需要 “特殊照顾”,现在更需要靠规则创新和实力谈判来维护权益。这也跟咱们搞中国式现代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一致,毕竟高水平开放就得有更开放的心态和更硬的实力。
最重要的是,这步棋能在中美经济竞争里占得主动。现在美国正用单边霸凌、关税战破坏全球经济,特朗普再上台,搞了更多 “乱子”。全球各国都在找靠谱的贸易伙伴,中国主动放弃特殊待遇,就是告诉全世界:咱们玩贸易讲规矩、重信誉,不像美国为了一点小利就毁约、加关税。回想这些年,中国加入 WTO 后多次主动降低谈判门槛,帮贫困国家搞本币互换,早就树立了 “信誉标杆”。现在放弃新待遇,更是把这份信誉再往上提了一个档次,能吸引更多国家跟中国合作,反过来孤立美国。图片
可能有人会担心,放弃特殊待遇会不会让中国吃亏?其实不会。一来旧待遇还在,二来中国现在靠的是产业链优势、市场规模和规则话语权,不是靠那点关税优惠。而且主动放弃待遇后,中国在 WTO 里的话语权会更强,能更主动地参与制定贸易规则,这比单纯享受优惠更重要。
说到底,中国放弃 WTO 新特殊待遇,不是 “自断臂膀”,而是在全球经济博弈里的一次 “主动出击”。既回应了西方的无理要求,又展现了大国担当,还能在中美竞争中赢得更多支持。
这步棋看似 “让利”,实则是用长远眼光布局,为中国在全球经贸治理里争取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