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18导弹罕见发射曝光 美军评价这导弹已接近最完美
2017-07-05 08:13:01



日前有媒体发布了中国海军052D导弹驱逐舰垂直发射导弹的短片,从这段罕见的视频上可以看出,一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从舰桥前部的垂直发射系统里发射了一枚大型导弹。


我们知道052D型导弹驱逐舰是我人民海军已经服役的最新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艘172昆明舰于2014年3月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该舰在舰桥前部安装4组8联装垂发系统,其中有2组是共架垂发,可混装16枚鹰击18或红旗9导弹,其他2组和后部4组是红旗9的专用垂发筒。从视频画面上看,导弹为热发射,可以排除使用冷发射的红旗9舰空导弹。所以,可以断定这个视频截图是鹰击18反舰导弹在现役驱逐舰上实弹发射的首次对外曝光。




鹰击18反舰导弹的首次对外公布是在2014年,央视报道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导弹从海军试验舰上发射,并以掠海超低空飞行命中靶舰的画面。
进入21世纪以来,以052B/C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为代表的中国海军第三代驱、护舰批量入役,逐步取代了051型驱逐舰和053型护卫舰。在舰艇更新换代的同时,舰上的远程舰空导弹、反潜火箭鱼雷等武器系统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此时的主力反舰导弹仍是上世纪90年代的鹰击62和鹰击83导弹,这两种反舰导弹都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一轻一重,能够进行复杂航路规划,射程分别达到280公里、400公里,形成了高低档搭配。主要作战性能与鱼叉、飞鱼等世界海军主流反舰导弹相当。


长期以来,究竟亚音速反舰导弹好,还是超音速反舰导弹好,一直存在剧烈的争论。
目前,现代化防空舰的舰空导弹射程越来越远,达到150公里以上,美军最新标准6导弹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70公里。特别是航母战斗群的舰载预警机和战斗机相配合,可将防空拦截线延伸至400公里以外。这就要求新型反舰导弹要有非常远的射程,在敌防空圈外即可发射导弹实施攻击。
各国海军还要求反舰导弹具有较强突防能力,速度成为一大追求。当反舰导弹以2~3倍音速飞行时,可以压缩敌方反应时间,使其不易组织多层次拦截。舰空导弹实施拦截时的命中概率也会降低。近防炮如果想有效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射速需要超过1万发/分钟,这也是我国以11管30毫米近防炮,替代7管30毫米近防炮的主要原因。
对于反舰导弹来说,远射程和速度是有矛盾的。导弹以超音速飞行时,承受的空气动压大,结构重量也要比亚音速导弹高得多,所以需要更多的燃料消耗。导弹以0.8倍亚音速飞行所需的燃料,只有超音速3倍飞行的十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鹰击83以不到600公斤的全弹重量,就能实现280公里的超远射程,而我们进口现代级驱逐舰上面上3M80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弹重高达4吨,相当于近7枚鹰击83导弹,以2.3马赫低弹道时的射程仅有120公里左右。
亚音速导弹射程远,但突防能力弱;超音速导弹突防能力强,但射程不足。这个矛盾应该如何解决?
1993年,俄罗斯在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展出了诺瓦托尔设计局研制的3M54E俱乐部反舰导弹(Калибр克拉布系列导弹),这种导弹是一种双极双速导弹,由亚音速巡航段和超音速突防段两个弹体串联而成,既有亚音速反舰导弹的航程优势,又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射程大约220公里,发射重量2000公斤,巡航段以0.8倍亚音速飞行,突防段的子导弹飞行速度超过3倍音速。


我国海军在1994年从俄罗斯购买的基洛636型柴电潜艇。早前引进了它的潜射版本,配备同样是或许与很多故事一样,我国军方对3M54E导弹的性能、实际服役表现感到满意,于是将该导弹确定为我军新一代通用反舰导弹。2000年开始立项研制,2013年正式定型。


鹰击18从海军试验舰上发射的动图。






鹰击-18导弹部分参照俄罗斯3M54E俱乐部反舰导弹,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飞行控制和引导技术。该弹是我军新一代通用反舰导弹,导弹为一弹多型,有舰射、潜射和岸基三种型号,同时还发展了潜射和舰射的远程对陆巡航导弹型号。系列化发展的鹰击-18导弹,有助于我国海军统一反舰武器型号,简化后勤标准。目前已装备052D型驱逐舰、09Ⅲ(A/B)攻击核潜艇和05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
鹰击18导弹的弹长超过8米,弹重超过2吨,是不折不扣的重型反舰导弹,其杀伤力巨大,尽管战斗部重量只有160公斤,但因为其3倍音速的动能,一枚导弹就可重创排水量5000吨以上的驱逐舰。


鹰击-18采用亚音速-超音速结合的弹道,垂直/共架/热发射。巡航段使用涡喷发动机,飞行速度为0.8马赫。在距离目标40公里时,抛掉巡航段的弹体,启动固体火箭发动机,以3马赫的超音速进行末端突防。具有很高突防概率和命中率。
关于鹰击-18导弹的射程,其原型3M54E出口型导弹的数据为220公里,俄军自用型射程超过400公里。美军发布的中国军力白皮书描述鹰击-18导弹最大射程为290海里(约530多公里)。
据航天科工三院透露,鹰击-18弹道飞行至水天线附近时,子母导弹分离,两者的速度和雷达反射面积截然不同,这样会给对防御方雷达的截获、跟踪、锁定和火控系统解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鹰击-18还能够通过实施重力加速度为10G的蛇形转弯和垂直机动,进行大空域复杂弹道突防。
鹰击-18导弹完美地解决了反舰导弹超音速和亚音速的矛盾,美国海军情报部门曾评估这种导弹为“最接近完美的反舰导弹”。但该弹也有自己的缺点,首先是结构复杂,成本高,由于比普通导弹多一级发动机,所以结构要比单纯亚音速或者超音速反舰导弹要复杂的多。导弹长度超过8米,限制了在潜艇上垂直发射,以至于我国的09Ⅲ(A/B)攻击核潜艇不得不设计一个背部隆起的舱段,来容纳垂直发射的鹰击-18。另外,如此巨大的导弹,只能在大中型水面舰艇上应用,我国护卫舰以下的舰艇可能继续沿用现役的鹰击83系列。


有矛就有盾,为了防御鹰击18等远程反舰导弹的威胁,美军高度重视舰队的中距离导弹拦截能力,即使用标准6舰空导弹,在E-2D预警机数据支持下,拦截水天线以外目标的能力。这种被称为CEC协同交战的技术,是在E-2D预警机支持下,将标准6舰空导弹的拦截距离向前延伸至少60公里以上,突破了传统的水天线限制。而鹰击-18施放子导弹的距离正是在水天线附近的40公里,美军可以在鹰击18施放子导弹之前的亚音速巡航段就将其拦截。


当然这样强悍的反导能力也不是什么海军都能达到,或许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只为美国海军所拥有,在对付一般对手时,鹰击18反舰导弹还是会发挥出巨大威力。另外,美军的这种拦截技术,可以用导弹隐身化来破解,隐身导弹可以极大的压缩E-2D预警机和标准6导弹的探测范围。
按照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下一代先进反舰导弹的研制,肯定需要向全隐身方向发展,就像美国正在发展的LRASM远程隐身反舰导弹。或许在鹰击18亚超结合基础上,进行全隐身设计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