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作为21世纪,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正面军事冲突,不管是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人,都用实际情况,帮助中国和美国踩了一大堆的坑,也摸索出来了不少经验,告诉了我们现代战争,和后冷战时代的战争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中最重要的经验还是关于现代主战坦克设计。
对于坦克爱好者来说,这个战争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坦克直到今天仍旧是战场突破的核心力量。没有任何一种武器装备可以替代坦克在战场上唯一进攻主力的地位。
坏消息是坦克在现代层出不穷的反坦克手段面前,也确实变得更加脆弱了。
我们先说坏消息,在本次战争中,别管是400万美元的T-90M坦克,还是1000万美元的豹-2坦克。都已经证明了自身在无人机,或者是地雷面前,到底有多么脆弱。诚然,坦克有着足够的防御能力,可以通过自身武备和装甲,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住地雷和无人机的攻击。但是我一两个地雷,三四个无人机奈何不了坦克,那么换成地雷阵或者是无人机群又如何呢?你的主动防御系统能拦住四五个飞来的导弹和火箭,那么能拦得住饱和打击吗?
答案是不可能,使用那些价格不过几百数千美元的武器装备打坦克,换多少对坦克来说都是亏本的。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扎波罗热反击战中,乌克兰派遣完全由先进的豹2坦克组成的突击部队,以一字长蛇阵的状态试图强闯俄罗斯的防御阵地,结果还没碰到外围防线,就全都报销在地雷阵里面了。
只不过虽然坦克挡不住无人机和地雷,但问题是你坦克挡不住,换别的载具那就更挡不住了,坦克作为集火力,机动,防护为一体的核心装备,哪怕是到了今天也是无法替代的。
图片
任何反击作战,没有坦克就无法实现对敌人防御体系的快速突破。尤其是现代城市的坚固度远超二战到冷战时期。巷战中如果没有坦克提供的支援,步兵很难在战场上有所进展。在当前全球爆发的主要战争中,进攻方无一不是配备了大量坦克用作推进作战的支点。
当然,哈马斯除外,但是他们是通过火力,防御,机动三位一体的地道替代了坦克的存在,只不过这决定了他们的进攻不可能超出加沙地带太远,离开了地道支援他们就没有反击能力了。
但不管怎样,作为进攻方,一款能够提供有效火力支援的机动式防御作战载具,永远是进攻战的核心支点。没有这个支点就没法打仗。
当今全球各国,哪怕是中国,在主战坦克上的潜力都已经挖掘到了极点。
就用我国的99A坦克为例,我国的99A 坦克其正面装甲厚度,加上楔形装甲和附加装甲已经超过1米了,别的国家的坦克正面防御力不过是等效一米,中国坦克的装甲1米,等效几乎两米。如果再想加强防护能力,就得增加装甲厚度,增加坦克火力就得增大体积。这就导致坦克机动性会下降。想要提升机动性又得减小坦克自重。
图片
这种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设计思路是完全没有前途的。中国坦克就当前的设计思路上来看,已经真的走到了极限。
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转变战场思路。
我国的坦克设计出来专门是用于打正面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的。在双方坦克正面互冲的情况下,中国2米等效级别的前装甲,是所有欧美坦克永远无法突破的叹息之壁。
然而俄乌战争却告诉了我们,现代大规模战争在情报的加持下,坦克正面决战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各种情报收集工具可以确保我方坦克集群绕开敌方坦克,攻击对方的薄弱点,也可以提前根据坦克行进路线,进行防御部署或者是伏击。
从某种角度上说,之前的坦克作战是骑士的长矛对决,现在就变成了长矛和盾牌的对抗。坦克的对手也从对方坦克,变成了防御工事,无人机,敌方反坦克步兵集群,导弹,地雷等等。而这也回归了坦克在一战时期刚设计出来的本职工作,步兵辅助推进装备。
从某种角度上说,正是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的存在,才让战争形势重新走回了一战。
所以坦克的设计思路也必须跟着进行转变。
就目前来说,如果把对手放在防御工事和反坦克单位上面,目前比较好的思路有以下几个。
图片
首先新型坦克的设计要做到人弹分离,炮弹绝不能再放在士兵身边,而是应该放在坦克里面的单独弹舱,以杜绝薄弱部位被击穿后引发的殉爆。
其次信息化将会成为火力、防护性、机动性之上的第四大属性。
单靠坦克自己对无人机进行反制终归是有限的。所以相对于利用自身设备进行被动防御,通过信息化设备发现对手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此外,主动防御系统的重要性也将大幅增加。主动防御系统本身的作战目标,就是各种反坦克武器。现在反坦克武器在战场上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安装主动防御系统,坦克的其他功能有所压缩也是必要选择。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坦克最后肯定是要走向无人化和低成本化的。俄罗斯的无人炮塔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尝试,只不过里面用的很多电子设备他们自己没法生产以至于该坦克无法实现量产化。
我国就不一样了,甚至我认为我们的坦克最后是要走到遥控化,变成和无人机一样的无人单位。
想要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我认为坦克必须重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