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的举动再次引发市场关注,中国央行近日宣布,10月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通俗点说,央行再次降准,释放货币增量资金共计1.2万亿人民币,一部分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重点在于本次降准所释放的7500亿元的增量资金。这钱是用来干嘛?目的是啥?要求流向哪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能否让经济逆势而上?
货币逆流而上与经济逆势而上从我国央行的公告中可以了解到,本次降准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这次央行降准的目的依托于所释放的7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一方面是今年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国际经济竞争关系错综复杂,我国海外经济不确定性风险上升,这些海外经济客观因素已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所显现。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调结构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再叠加去杠杆、严监管等政策,目前我国经济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显现(多说一句,我国经济调结构转型,去杠杆任务、严监管政策,都是我国经济现在发展阶段所必须要进行的,不进行不能让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这里不展开细聊)。
所以说,当前央行通过降准来释放资金,能够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或者说是用其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短期稳住我国经济,明面上看到的无非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更加直接有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央行所释放的7500亿增量资金,当流向市场时,可不是这个数了,改变货币乘数了解一下。重点是这些资金能不能流向央行所要求的地方去?所以说,央行、银保监会、金稳会都在反复强调要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显得很重要,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能否逆势而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以美国为首的经济体已经在货币收紧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美国,近年来以接连加息八次,很明显导致全球货币流动性趋势从过去的宽松转变为收紧,我国央行这次降准反而是一种宽松,跟国际主流货币环境有所差异,也正是这一差异让市场热议不已。
相对来说,每个经济体国家央行首先也是必须考虑的是自身国家经济行情,然后根据自身经济行情做出决策,这一点也没错。重点是,我国央行强调,“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这是在明确预示着,指望不切实际的货币大放水是不可能的,把好货币总闸门依然是硬要求,只不过,目前货币有所松动是可以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