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卫星示意图
近日,从刚刚结束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对外发布的消息,今年我国还将发射5至7颗北斗卫星,明年计划再发射2至4颗北斗卫星,预计到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将全面完成。
“北斗”的迅速增加态势在近年来变得愈发趋势明显,仅仅在2018年,中国一口气发射18颗卫星,日本媒体为此发表文章惊叹,中国开发的“北斗”定位卫星在轨运行数,已首次超过美国制造GPS全球定位卫星,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第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7月份,根据香港媒体报道,由欧盟架设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7月11日起服务突然中断,令系统陷入数日完全瘫痪状态之中。伽利略系统如此不靠谱,严重打压影响了外界对该系统的信心。

北斗卫星示意图
而也就在近日,俄罗斯航天工业的巨头--格洛纳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建设公司,急忙派出代表团到中国来考察。这是因为以美国和欧洲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俄罗斯采购西方高等级电子元器件的限制,要从源头上卡住俄罗斯定位导航系统脖子。最终俄罗斯不得不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中国。
我国从一开始研制自己的定位导航系统,就在孤立无援难以想象的困境之中,倒逼着我国科研人员咬紧牙关奋发图强。令国人欣喜的是,我国的北斗系统目前已经做到了,包括星载原子钟在内所有电子元件的100%国产化。

目前,在全球四大定位系统之中,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格洛纳斯卫星定位导航,都无法独善其身的情况之下,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有序、稳步发展。并逐渐动摇美国GPS至尊地位,打破了其超过50年一枝独秀的垄断位置,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也在明显持续增多。
建设我国自主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战略意义十分突出,卫星导航系统是保障国家安全、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基础,能够避免在未来的战争中受制于人,同时还具备了反制敌人的打击手段。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我国“银河号”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而我国自主研发完全主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但能够省去巨额的引进资金,还能够将本国的系统低价优质服务于广大国内用户,使更多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当北斗的高精度和5G的高速度相互高度融和,将极大地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水平,比如新兴的智能驾驶、智能穿戴、健康养老产业,这些方面应用上了北斗技术之后,对人民生活质量将起到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助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以将本国的北斗系统投放到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化竞争,以赚取更多的外汇。

北斗卫星示意图
而随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崛起,未来还可提供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增值服务。同时北斗应用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全球市场的战略新兴产业。
目前,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3016亿元,其中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贡献率达80%,专家预计至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可以想见的是,随着2020年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将全面完成,届时,中国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被美国GPS掐脖受人制约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并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浔阳江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