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5.5万平台可兼职航母,为何还要继续大批建造普通两攻?
2025-10-21 00:51:16



4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的第二批次已经全面开工;目前看来最南方的主力船厂,首次至少分到了2艘的建造大单。在此之前,该新设立不久的巨型船厂,只建造过2艘5.5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补给舰。不过4万吨级两攻与5.5万吨级的大型补给舰,无论在船型还是在主要动力配置上,有天然的相通之处,因此建造质量与交付时间节点完全都有保证。而东部的传统大厂,则生产下水了至今为止,所有2万吨以上的大型两栖主力舰:包括8艘2.8万吨级的船坞登陆舰;再就是前4艘的4万吨级两攻。船厂整体搬迁后,也已经在新的50万吨级巨型船坞内部,首次完成了5.5万吨级新式巨舰的建造。以目前的手熟状态,那么一次性再接单4到6艘,再现一个巨型船坞内流水线式生产的盛况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图片

不过到这里就有不少人提出意见,说既然5.5万吨的新式巨舰,已经舾装完毕,马上就要开始首航测试。那么为何不等一等,当5.5万吨的新式巨舰完全测试合格以后,干嘛不直接批量上马这个新舰型。怎么又“倒退”回去搞4万吨级的老型号?老型号吨位又小又没有电磁弹射器,综合作战能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当前自家的海上主力舰队其实最缺的还是航母本身。5.5万吨级的平台具备130米级的超级电磁弹射器,而且未来可以起降35型隐身舰载机,甚至600型预警机都能在上面弹射与回收;这与当前完全没有STOVL舰载机,只有直升机与LCAC气垫船的传统两攻可谓云泥之别。那么为何仍然坚持走老路,大搞没有航空战斗力的旧型号呢?本质上来说,神秘大国正在全心全意的建设世界级大海军。在主力,

图片



航母方面,综合要求都是极高的。不论6万吨级的翘头、还是8万余吨的电磁弹射大平板,再到正在建造的14万吨级巨舰。他们的稳定性、横摇周期、抗战损能力,以至于战斗航速,都是世界顶级的!比如单纯一个持续战斗航速,就都在3X以上。完全符合冷战时代的最高标准。相反福特级却自甘堕落,连持续30节的战斗航速都很难长期保证了。在这个基本且严格的要求下,5.5万吨新舰型,完全就是一个测试品!成了皆大欢喜,不成功也无关大局。因此5.5万吨新平台,至今不见标准的拦阻系统与全套助降设备出现。未来是否真的在上面部署正规舰载机联队?还需要走一步看一步。相反,4万吨级两攻,却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先来30艘都不嫌多!而一艘正规电磁弹射航母,就可以稳稳控制超过,

图片

15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战场区域。此时所有的4万吨级两攻的作战范围都能完全覆盖。原则上并不需要5.5万吨的新平台来增加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真打起来,在5.5万吨级平台上,大量操作直升机、旋翼机与大型无人机的概率,要比收放正规舰载机的情况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