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军发布”微博消息,2016年11月5日,俄罗斯海军司令科罗廖夫参观了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并与舰上官兵进行了交流。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组辽宁舰最新训练的精彩画面!从图中可见辽宁舰甲板上共有8架歼15战机一字排开,最新的两架歼15舰载战斗机曝光,分别为115和116号。歼15虽然仍在持续建造中,但依然没有达到辽宁号和未来的001A航母的需求数量。加速生产后或许我们将见到更多歼15的曝光。
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是在前苏联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基础上续建和改造而成,属于常规动力中型航空母舰。舷号“16”,全长306.4米,宽74.4米,正常排水量5万余吨;最大航速不小于28节,由船体和船舶装置、动力、电力、船舶保障、航空保障、作战等系统组成。
根据介绍,辽宁舰上有1000多名士官,是航母这项事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其中有42名高级士官,他们平均年龄40岁,平均兵龄20年,通过传帮带他们对年轻一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航母是一个技术性兵种,武器装备是形成战斗力的关键,对装备的掌握是形成战斗力的基础。士官是掌控装备的行家里手,高级士官更是专家,能不断提出改进措施对流程进行优化。
这样的描述专业又刻板,以航空保障部门为例进行说明。众所周知,航母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航空保障部门是主要负责舰载机在航母的正常运转,是辽宁舰上最重要的部门,也是一切要从零开始摸索的部门。
歼15在航母漂亮的甲板上呼啸而至,腾空而飞,震撼迷人。这两个动作需要两名高级士官来完成。航空保障部门起降保障中队阻拦系统区队长缪林海站在着舰区的指挥室根据上级指令设定阻拦索,看起来是一个按钮的动作,但实质上是要根据舰载机油量、重量、来进行设置。而在起飞区,航空保障部门起降保障中队起飞系统区队长张乃刚站在起飞站位,也就是著名的航母style的后侧按下起飞前的最后一个按钮,飞机腾空而起。
看起来顺理成章,但背后是繁琐的摸索。缪林海介绍,甲板下面的舱室里,液压、电、气、冷却水等各个系统都要紧密相互配合,甲板上舰载机每次着舰后都要对阻拦索装置进行检查,是否安全。”每一次着舰,每一条阻拦索是否安全,这都牵扯到飞行员和甲板上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有万无一失的态度来工作。”缪林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战时,在越短时间内放飞越多的战斗机,是形成快速打击能力的基础。张乃刚说,研究起飞流程,上千次推演,不断改进优化,才有了现在放飞时间间隔的大幅缩短,这对于航母战斗力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东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辽宁舰全体舰员胸怀中国梦,不断向前不断超越,为中国航母腾飞和跨越做准备,把航母打造成能打仗的航母。“作为军人,我们随时准备着打仗,战斗力也需要通过战争来检验。而我们此刻努力的是练好本领,用实力遏制战争,随时准备接受战争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