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B上的FK105雷达车,天线打开之后是这样的。(长春航展)很可能是JY-27A 米波相控阵雷达的升级版,曾在2013年发现XX百公里外的F-22。
这次中国空军在开放日展出的大型先进雷达有十几种,小型的不算,尤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显得非常高大上。
不过,相控阵雷达不要想得太复杂。回忆一下中学物理里光学的“干涉”和“衍射”——衍射也是干涉的一种体现形式——对于一个口径远大于波长的小孔,光透过小孔后的振幅-角度分布呈辛克函数型 sin(x)/x,x是波长、口径与偏角的线形函数。所以,任何圆形、方形孔径形成的波束,角度上的功率(振幅的平方关系)分布都呈辛克函数平方型,也就是波束形状。
所以,其实不存在“笔形”“扇形”之分。你也可以回顾一下,相关研究单位里,实力最强大的都不说笔形扇形(中美皆如此),只有弱小的或半吊子的才说。
专家提到的干涉现象适用于整个孔径上不做幅度和相位的干预。工程上,这个孔径可以对不同位置的幅度与相位进行可控的调整,使波束发生变形。变形往往是为了其它性能,但任何变形都会造成能量损失。
理论谁都能懂,但是这样的雷达也只有大国才能造出来,特别是元器件,一般国家都配不齐,咋造?大国还要分是谁,据说俄罗斯还需要从中国进口,而美国也需要从欧洲的发达国家采购。
(2)下图是HQ-9A 与 HQ-9B 的对比,发射筒外观上看不出差异。
下图(上)的这型导弹,无论是载车还是发射筒,都与HQ-9B、进口的S-400不同,是HQ-9C、还是HQ-19?
该导弹与2015年出现的一幅覆盖迷彩、铁路运输的导弹,虽是相同载车,但驾驶舱的特征不完全相同,电子设备舱这一段的高度也不同。
或许是HQ-9C(上)与 HQ-19(下、发射筒加长)。它肯定不是300/370火箭炮,因为远火的载车在第1、2个车轮之间没有千斤顶、而是个小梯子。
这款比起红旗9和红旗9B以及S400还要大而神秘的远程对空导弹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从她发射筒身上的加强筋有22条上看,出筒的压力要远大过红旗9\B的9条,是什么巨大的压力让这款导弹出筒的加强结构如此大?还有就是她的直径几乎是红旗9的1.5倍,显得要比红旗9粗壮很多,这符合超远程对空导弹的特征。
一种猜测是中段反导导弹,出筒压力大是因为推进剂是速燃型的,这符合反导要求,反导导弹要求超高速升空与敌人的导弹交战,出筒速度肯定远高于红旗9甚至S400。还有一种猜测是2000年前后曝光过的反辐射远程对空导弹,专门在超远的距离打预警机以及敌人的指挥机,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
开放日,这型导弹没有参展,说明这样的大型撒手锏武器还没有到曝光的时刻,有传说是在参展的路上,半路被截回,可能还需要保密一段时间。
还有一种说法,这型地空导弹是专门反隐身飞机的,这都要在将来得到证实。
大国重器哪能随便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