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PL15导弹300公里的射程是如何做到的?
2021-01-16 10:43:27






昨天已经解释过最近比较热的那个动图,其实就是YJ83导弹发射后,固体火箭助推器脱离弹体,然后还有一定的剩余推力;而且脱离后其轨迹被设计得有意上扬来吸引对手的雷达探测波。因此才飞出一个非常奇怪而且加速度极高的特殊弹道。其实上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推重比是相当惊人的。一般涡扇大推,推重比能做到10到12就是目前的极限。也就是1.5吨自重的发动机可以产生15吨到18吨的推力;而最先进的涡扇中推,可以产生12到13倍的推力,也就是1吨的发动机可以产生12吨到13吨的推力。但是与固体火箭发动机来对比都差多了。虽然每种安装在战术导弹上的固体发动机因为型号和燃料的差异而产生的推力不尽相同,但是推重比基本都有50以上,甚至有些型号推重比可以高达100以上!



这相当于100公斤自重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瞬间产生5吨到10吨级的推力。因此可以把一发接近1吨的导弹从初速度为0,快速地助推到上百米的高空,而且脱离速度接近音速。而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主弹体分离后,剩下的空壳部分只有不到100公斤,因此在超级巨大的推重比下,那个快燃烧完毕的固体助推器才会飞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瞬间弧线。实际上全球战术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都差不多。第一是点燃后瞬间推重比和推力很大;第二个特点是燃烧消耗速度极快。比如AIM9X这种典型的现代空空格斗导弹,其发射后主固体火箭发动机居然只能燃烧2.2秒,就让其导弹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公里以上。而典型的中距弹,AIM120C的燃烧时间也不过是9秒,已经可以让其迎头攻击或者打击空中气球的射程高达75公里。



即使目前超级大国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时间也不过最长15秒,被认为已经有150公里的最大射程。PL15导弹的有效射程最低300公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都知道PL15是全球罕见的双脉冲导弹,但是如果实现双脉冲燃烧则是外界无法参透的技术绝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判断,PL15的主火箭发动机的全部燃烧过程显然在20秒以上,很可能在25秒左右。这需要极为高效的固体火箭燃料和极为精密的药束生产和装配工艺。双脉冲燃烧,第一次应该至少持续燃烧15秒左右,这个燃烧时间长度,应该和西方最强的远程导弹的燃烧时间长度大体一致。但是西方远程空空导弹,燃烧完毕后,推力也就消失了,只剩下惯性飞行。而PL15大有可能还有一个巡航段燃烧的过程。这一段推力没有初期燃烧的推力那么大,但是却可以保持相当的存速能力。



这个巡航时间段判断最少燃烧5秒。最后才是至少再燃烧5秒的第二次脉冲点火。因此这种导弹的固体发动机,很有可能是三段燃烧加双脉冲,技术上实现起来真的堪称逆天。在一个总重不过150公斤的弹体(仅仅算发动机不算导弹的其他部分)上实现3次燃烧,2次点火是难上加难。另外PL15有相当一段弹道应该在2万米以上飞行。可以大大减少空气阻力。发射载机本身超音速下发射效果最好,等于是多了一段助跑加速。最终的实际射程可以确保30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