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评论:中国对印度的策略就是层层加压
2017-12-15 13:03:17



美帝放话要增兵4000至“帝国坟场”。阿富汗,未来将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站,因此,也是对方“不破不行,但又破无可破”这一窘况体现得最为明显的“点”。阿富汗,已经“破”得“破无可破”了,但美帝明知如此,却仍然不能抽身离去,反而因时间已经到了,中国有意“尝试摆桌子”,而不得不再次增兵这个“破无可破”的地方,当然,此时,美帝在阿富汗增兵,还有其它企图,比如,伺机“正式威胁”中国至中东的巴基斯坦通道的基本稳定。
朋友注意,阿富汗这个地方,还有一个角色不能完全忽视,这就是俄罗斯,也因此,在以色列24日突然打击叙利亚之后,在战术上,美帝增兵阿富汗,是有战略企图心的,这是要高度警惕,一点儿都马虎不得的!也因此,中国开始在阿富汗“主动发声”,就是从外交层面去刻意“挖泄”,挖“引水(参与一带一路)之渠”,西方尽管去堵与破坏好了,这种破坏性的实际行动,几乎是在与一份“尚需要进一步细节化的计划书”作战。意思就是:小样儿,你那点心思,全在眼里!
​​

一旦北京通道关闭,莫斯科通道,就是北约进出阿富汗的唯一安全通道,但如果俄罗斯的叙利亚政策最终因“乌克兰之乱”这只“死套”给正式套得破产,其阿富汗、甚至整个对外政策,只能落入对方的更加精密的圈套。唯一的不可预期变量,就是“西方与俄罗斯之后谁会先被迫半渡,或人不渡河,河自渡而被动的进入半渡”!​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印度,是西方动用的一重量级棋子。对于这一局面,中国的应对方式,早就在准备,首先是:所谓的南亚减重,你自己减轻该战略方向的战略配重,也就意味着西方今天即便是正式动用印度这枚重量级棋子,其行棋方向,已经不是中国最为关注的方向,这就为中国的战略腾挪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其次,就是具体的选择,比如“策略性弃子”,而“策略性弃子”这一手如果运用得好,就可以反手调动西方,巴基斯坦,至少是阶段性地,各自基于自己的核心利益,或被动,或主动地制约”稳定基础已经动摇了的“印度。

策略性弃子的核心意思就是:中国已经准备好“南亚全面混乱、甚至不可控的混乱”,那么,相对应的问题就全部抛出去了,比如:西方准备好了吗?印度呢?还有,巴基斯坦呢?

因为“税改”、“废钞”以及其他导致”稳定基础已经动摇了的“印度,在西方准备好之前,一旦经济,特别是社会不可控制地乱了,反而会是西方的巨大包袱,也是巴基斯坦的巨大威胁。

所以,这事儿,就是个比决心、比胆量的事儿!由于中国已经南亚减重,所以西方是胆怯的,首先是在经济(特别是金融)方面,而不是政治(印度社会)与军事方面,这个问题与原理,东方时事解读之前解读中是有展开的,西方是否“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在南亚方向,许多事,寇可往,我亦可往。因此,在此问题上,巴基斯坦与朝鲜类似,与中国有重大的核心利益交集,这种交集,就令巴基斯坦在”印度这次挑事“中,少有的有了主动”开枪/打炮“,借助中国的”军事支撑”,针对西方不久后必然对巴基斯坦加压的计划,先手在克什米尔进行自我减压的冲动。

巴基斯坦这个动作能否有足够的意志“持续地懂下去”,则值得密切关注,不过对于巴基斯坦还是以“绝不指望,但绝对希望”的层面去看这个问题吧,所以,未来,巴基斯坦能保持中立,就很难得了。

一直以来,在朝鲜方向,西方只是佯动。如果西方在韩国演习,中国也同样会在黄渤海演习。而西方制裁朝鲜其实目标是中国,减少中国在巴基斯坦、俄罗斯问题上的活动空间。

而在南亚印度方向,中国的应对策略就是层层加压。洞朗事件中,印度作为西方重量级的棋子,中国采取南亚问题在东北亚解决的应对。这次无人机事件似乎相反,东北亚是佯动对佯动,南亚则似乎主攻对主攻。反过来变成东北亚问题南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