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开始行动,港独求锤得锤,香港只剩最后一条路
2020-06-10 08:43:12



“港区国安法”通过之后,港独分子开始分裂。

有些人顽固不化,继续上街闹事,打砸抢烧,试图垂死挣扎。

当然,这些暴徒很快被警察抓起来。



有些人见风使舵,急忙和“港独”划清界限,比如,香港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



但是网络是有记忆的,做过的坏事也没那么容易洗干净。

还有一些人,既不敢继续和中央对抗,也无颜“割席”,就想着跑到国外。

对于这些人,外交部发言人回了6个字,“中国来去自由”。




事实上,从一开始,港独分子的失败就已注定,如今作鸟兽散,不过是求锤得锤。

用不了多久,这些港独分子只能出现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绝不可能再在中国领土上闹事。

话虽如此,这些人对香港造成的伤害,没那么容易平复。

我们说过,香港经济的支柱,是金融和转口贸易,旅游、零售等产业都只是衍生物。

香港的地理禀赋乏善可陈,原本不过是中国南边一个小县城,在历史上根本不起眼。

后来,英国殖民者向内地倾销商品,需要一个中转站,香港才慢慢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后,因为内地不能轻易放开资本流动,香港多出吸引国外投资的功能。

大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并成为香港股市的主流。为此,内地也给出很多优惠政策,支持香港发展。

很可惜,部分香港人不懂得珍惜,被西方洗脑,开始要求无限的“人权”“民主”“自由”。

部分极端分子还妄求“独立”,试图分裂国家。

整个香港社会被迫为此付出代价。

此前文章提到,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事已经被正式提上日程。

近日,政府公布了更多关于此事的细节,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比如,2025年之前,全岛封关,对于货物贸易实行“零关税”。

内地货物到海南,算出口;海南货物到内地,算进口。

比如,实行“非禁即入”原则,取消一切非必要的政府审批流程。

只要政府没说某项业务不可以做,那就都可以做。




通俗一点理解,只说贸易领域,香港能做的事,海南都能做;一些香港做不了的事,海南会做得更好。

以后做代购的人,需要换个地方了。

有人说,香港不只贸易,还有金融,而海南在这方面不可能替代香港。

问题是,中国不只有海南,还有澳门。海南必须用人民币,可是澳门还有澳元。

香港经济完全没戏吗?并非如此。

只要香港解决固有问题,主动融入大陆,向粤港澳大湾区靠拢,并做好配套的产业升级,即使贸易和金融优势不再突出,仍然有希望。

香港未来要求得发展,必须要解决固有的诸多问题,并且主动融入大陆。

经济上向粤港澳大湾区靠拢,完成相关的产业升级,不再被房地产绑架。

如此一来,即使贸易和金融优势不再突出,香港仍有未来。

这是最后一条路,希望香港不要再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