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美国!中国想要有自己的垂直起降飞机。”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2月16日报道,中国部分军方人士认为,过去几年中,某些大国通过“再 平衡战略”对中国进行包围,呼吁采用“不对称”优势来打破敌人的海上围堵。美媒认为,中国未来有可能发展类似F-35的垂直起降战机和倾转旋翼飞机,如果 此举成真,必将引发西方观察家的哀嚎。
文章称,中国军方人士呼吁抢夺空中优势以在海上斗争中获得战略主动,中国近年来不断装备新型的导弹(如鹰击-12)和战斗机(如歼-16),在2020年之后还可能增加两款影响整体海上战略平衡的新型飞机,这就是潜在的歼-18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以及名为“蓝鲸”的倾转旋翼运输机。
文章称,近年来西方媒体对于所谓的歼-18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有零星的报道,但是最新获得的信息表明中国可能确实在歼-20和歼-31之后有着第三款五代机计划,中国媒体曾在2015年透露中国军工企业正在合作研制“短垂项目”,英国的简氏防务周刊也曾对一张有趣的网络照片进行过报道(实际上是网友的航模)。令西方中国军事观察家失望的是,在去年的胜利日阅兵后,尽管某些西方媒体曾猜测歼-18可能将公开,但解放军拒绝透露任何新型飞机的消息。毫无疑问的是,目前中国期待杂志中有着大量讨论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文章。
文章认为,这场关于“垂直/短距起降”技术的讨论热潮至少有一部分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亮相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有关。中国媒体认为,辽 宁号航母只能装备相对较少数量的舰载机,未来的数量也不会超过50架,这些战机将无法满足中国的需要。中国媒体认为,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光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些好消息出现。
文章援引消息称,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垂直/短距起降技术,在1994年,中国可能还获得了前苏联/俄罗斯的雅克-141垂直/短 距起降战斗机技术,并曾多次提出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类似战机的建议。文章认为,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两栖舰艇是任何海军第二道防线的合理选择(第一道 防线是航空母舰)。
至于中国的倾转旋翼飞机,美媒认为,中国的“蓝鲸”概念机与V-22“鱼鹰”不同,前者有四台发动机,后者则是两台。研发者宣称,“蓝鲸”预期 巡航速度为538公里/小时,航程为3106公里,能载20吨货物。文章认为,“蓝鲸”所追求的“更轻巧、更简洁、高效能、低成本和维修方面”的目标并不 “谦虚”。另一方面,文章援引中国媒体的报道,指出中方也对倾转旋翼飞机的缺点持谨慎态度。
文章称,上述飞机项目未来能否实现尚待观察,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冷战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要在各军事技术领域都要超越竞争 对手。当上述飞机真正飞起来时,毫无疑问西方的观察家们将会嚎叫,认为“模仿”并不代表真正的创新,但他们不懂的是,模仿者往往在战略竞争中是更成功的一 方。很简单,回忆一下坦克的历史,没错是英国人首先发明了这种武器,但是却是德国人经过耐心的艰苦努力借鉴了该技术并最终让坦克在战场上大放光彩。
有关中国研制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猜测由来已久,其中不乏有些可信度的信息,中国到底需要不需要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笔者认为,至少在目前,中国不应该将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作为优先发展项目,首先,发展一款武器首先要看是否需要,类似飞机在我国的装备空间是非常有限的。首 先,陆基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存在的意义是在机场被破坏后或者恶劣环境下能够迅速起飞作战,能够短距起飞的战机如歼-10等已经足够应对类似情况,没必要 将巨量资源投入到类似F-35B这种飞机上。其次,我国海军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大型直通甲板航空母舰,并且装备电磁弹射设备,未来舰载机的发展方向也是重型 多用途舰载机,而非作战能力有限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机。
实际上,以目前的情况,我军对该型飞机的需求并不强烈,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在中国海军的前景可能将仅限于两栖攻击舰艇或是航母候补舰载机。当然,对垂直起降技术进行研究并做储备是有必要的,但在周边形势紧张的当前,集中精力发展主要武器装备才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