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座召忠 你知道中国为什么发展航母吗?期待中国“双航母”时代的来临吧!
2016-09-13 11:14:45



先上一张国产航母建造图,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咱们国产航母的滑跃起飞甲板已基本成型了,据说现在正处于吊装舰岛阶段,这房子的型儿都有了,离居住还远吗?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辽宁舰,2012年9月25辽宁舰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我们也算是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了,但辽宁号航母只是中国自己改装航母的开始,制造和装备多个航母战斗群才是中国未来航母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差不多四年过去了,咱们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就跟一个大姑娘一样出落得越发漂亮了,有了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国产航母还会远吗?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都知道航空母舰很厉害,但航母是怎么一步步变成海上香饽饽的呢?这咱们得去好好研究下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大舰巨炮”主义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所有海军强国的发展战略,战列舰作为“大舰巨炮”战略的核心和海军舰队的骨干舰艇自然倍受宠爱。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国和德国爆发了日德兰海战。双方各出动战舰151艘和101艘,此战是采用蒸汽动力战列舰舰队进行的首次大规模海战。海战中英国和德国分别投入主力战舰79艘和46艘,显示了大舰巨炮在海战中的巨大作用和重要地位。由于战列舰采取了集中防护原则,装有舷侧装甲和甲板装甲,且加强了对水下鱼雷攻击的防护,提高了航速和舰艇的机动性,所以其防护能力明显增强。




1918年11月德军一战战败后,其海军很快便退出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老牌海军强国英国,称霸世界海洋几百年后,虽然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舰队实力有所削弱,但仍保持着海军的绝对优势地位,其主力舰队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兵力。


当时的美国海军还没有挤入世界海军强国行列,但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海军实力正在迅速增强,其目标是争取超过英国而居世界强国首位。




为了限制别人、发展自己,美国决定利用战后的一段和平时期推动世界性海军大裁军和限制军备发展的活动。1922年2月6日五国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战列舰、巡洋舰和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的吨位和舰载武器的数量,从形式上来看,世界各海军大国旨在进行大规模裁减海军军备,但实际上被裁减的军舰多为陈旧落后的装备,所以,实质上并没有影响装备质量和作战能力,最终并没有导致实质性的大裁军。


最有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是,这次世界性大裁军运动的结果,反而推动了舰艇吨位大型化和载机化的趋势。1936年以后,日本建造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满载排水量已经达到72800吨,航速27节,装有9门406毫米大口径主炮,12门155毫米副炮,可携载7架飞机,成为世界历史上吨位最大的巨型战舰。




1934年,日本单方面废除《军备限制协定》后,确定了“优先发展航空母舰、夺取海上制空权”的战略,开始着手建造航空母舰并组建海军航空兵。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航母和战列舰的比例就达到了10:10艘,而保守的英美海军强国的这个比例却只有7:15艘和7:16艘。英国、美国、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并没有看到航空母舰和舰载机所引发的一场海上革命正在到来,仍抱着“大舰巨炮”不放,而且吨位越来越大,35000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比比皆是。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以极小的代价成功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之战,显示了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巨大战斗威力。人们第一次看到,那些不可一世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在舰载机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航母舰载机成为那些钢铁巨舰的致命天敌。珍珠港战役,是航空母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战略转折点,它奠定了航空母舰在现代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终结,从而促使日本、美国和英国等海军大国坚定了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以航母制胜的信心。珍珠港事件以后,航母技术开始出现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航母数量开始产生重大飞跃。从1942年开始,日美分别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航母战斗群,在太平洋先后进行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莱特湾海战等一系列大规模航母决战。在1944年的莱特湾战役中,美国海军一次就投入了34艘攻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舰载机达1000多架,可见航空母舰在海战中已经成为舰队决战的主要突击兵力,并且取代战列舰,主宰了海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已成为海军的重要突击兵力,航母舰载机已能执行对陆、对海和对空攻击,以及反潜护航等多种作战任务。到战争后期,航空母舰的发展达到历史的顶峰,美国海军已有100多艘航空母舰,18032架飞机。1941-1945年间,海军航空兵共出动35万架次,在被击沉的大型水面舰艇中,有一半以上是航母舰载机所为,“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是这个历史时期海上作战的真实写照。




1945年二战结束时,世界上有航空母舰180多艘,还不包括战损的那些航母,也不包括用商船改装的200多艘护航航母。现在,即便把那些勉强称为航空母舰的万吨级航母也计算在内的话,也只有20多艘,航母数量跌入谷底已成定论。但是,从军事技术角度讲,战后以来应该算是航母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主要原因是得益于一系列新技术革命的推动,核动力装置的采用,喷气式飞机的上舰,蒸汽弹射器、着舰阻拦和助降装置的采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装备,指挥控制通信和导航系统的使用都是这些技术成果的具体体现。



尼米兹级



福特号航母



福特号航母


核动力装置的采用无疑是航空母舰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不仅续航力趋于无限,持续航速大大提高,25年才需要更换一次燃料,而且也为发展9万吨、10万吨级航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美国航空母舰正在朝着全部核动力化的方向迈进。舰载机的发展也对航母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大舰巨炮到航空母舰,未来航母需要发展的地方还很多。




航母是现代科技的结晶,需要的关键技术非常多,比如设计技术,舰机适配技术,武器技术,动力技术以及其他配套的设施保障技术等。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也不像日本美国等国家有着丰富的航母作战经验,但我们也不用过度担心,想当初谁会料到咱们的国产航母能这么快来到呢?辽宁舰是咱们的航母学校,在改装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经验,在建的国产航母可以作为一个作战平台,让中国更好地护卫海疆,走向远洋!中国人办事讲究一个踏踏实实,就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双航母”时代的来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