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半年的脱欧大幕终于揭开。我错了,错得很厉害。英国终于脱欧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的智慧比之于大掌柜显然隔着一个从马里亚纳海沟到喜马拉雅山那样的高度,实在是不可胜计。可虽然错得很厉害,但为什么产生错误,我还是愿意总结一下,以便和大家共同进步。也让喜欢打脸的朋友有一个打脸的机会,打脸的地方。
昨天写《女王的晚宴》的时候,心里面其实已经在打拨浪鼓了,。因为女王的发言影响力实在是不小。但即便这样,我还是认为脱欧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就在《女王的盛宴》发布之后,又传来一个消息,德国发生枪击案。获知这个消息,我有点蒙了。原来,会用枪的不仅仅是留欧势力啊,脱欧势力也会用枪,且这把枪用的时机恰到好处,用的地方意味深长。
本来脱欧派占据上风,只是因为考克斯议员之死,使得支持率逆转。考克斯之死带给我的不是支持率的改变与否,而是我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留欧势力的决心和手段,这是我判定留欧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能使用这种不择手段的势力,那么他为了达到目的必然会用尽全力的不择手段。只是在时间上的选择让我有点奇怪,因为距离投票还有一周。我以为接下来一定还有别的手段。不过,很显然,没有了,这也很奇怪。
而脱欧派显然更会掌握时机。在公投前夕,女王发表言论,德国出现枪击案。这里面必有蹊跷。关于女王的言论昨天我已经说过。脱欧其实是英国精英派的阴谋。他们急于摆脱欧盟,想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天,用一个独善其身的英国,游走于未来的世界争霸两强之间--中美。所以我们看到了,即便是主张留欧的留欧派,在最后一天的宣传上,也用一种明里支持留欧,实际鼓动脱欧的宣传方式。【这个我昨天也说了】。而更厉害的则是德国电影院的枪击案。
为什么德国的枪击案会影响到英国的公投?这就要从脱欧派主主要的说得出口的理由说起。作为真正的理由我认为是英国想要一个自由身,以便更好地游走于未来的强者之间。但这个理由是不能说出来的,一说出来,美英立马就会翻脸。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宣传脱欧。这个理由就是移民问题。而这一问题也的确困扰着包括英国的所有欧洲原住民。抢夺饭碗是小事,制造恐怖是大事,毕竟钱没了可以勒紧裤腰带想办法赚,命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所以,一直以来在移民安全问题上没有出大纰漏的德国,来了一次黎明前的枪声。这带给即将走进投票站的英国公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以枪对枪,这一招,脱欧派玩得很麻溜。此时,投票的结果就已经严重的向脱欧派这边倾斜了。
基于以上原因,今天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我为什么要扯上大掌柜呢?
还记得我写默大妈的《游园》吗?在那篇文章里,我分析到默大妈和中国政府已经对英国脱欧做好了应对准备,那就是万一欧盟因为英国的脱离而分崩离析的话,德国会进一步加强自己在中东欧的布局,形成一个以德国为首的区域小集团。但中东欧这个地方,特别是巴尔干半岛,本来是俄欧博弈最为激烈的地方,德国想要出手,显然困难重重,不但那些国家对德国疑虑重重,作为原来的宗主国--俄罗斯更是对此猜忌颇重。这就需要中国作为润滑剂来调和俄欧在这一地区的矛盾,更需要中国的投资来弥补德国在这里的不足。所以,在大掌柜的心里,或许早就对英国脱欧有了分晓。这才提前布局。从这一点上来说,我高看美国了,他们对于英国的控制力显然没有我想象中的强。反而是对于自己的祖国缺少信心,我们对于欧洲的布局显然没有我预设中的弱。这实在是该打脸。来吧,你们就尽情的打吧,我绝无怨言。哈哈
一个拿着枪的杀手钻进电影院,却没有杀死一个人,他开了四枪,伤了二十五个人,事后有人说,这家伙其实没有伤到人,所谓的伤者都是因为警方投入催泪瓦斯后引起的混乱所致。最为奇怪的是,当时德国警方并没有公布这个枪手的身份,直到投票结束,才公布是一位德国人。这或许是需要调查才能公布的吧,。也或许是需要在投票之后才能公布吧。谁能说得清呢?西方人显然玩枪玩得很麻溜,比之我们的扁哥儿毫不逊色。
利好的是,英国此次脱欧成功,显示了英国要走新的道路的决心,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记得既不属于欧盟也不属于北约的瑞士,很早就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老套守旧的欧盟却还在那里装逼。此时,有了自由身的英国,会不会第一时间不是讨论装逼总统混小子卡梅伦的去留,而是宣布讨论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呢?毕竟,吃饭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年内,英国有了讨论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个动向,那么我所有的分析无疑都是对的---脱欧,对中国,是好事。
欧洲,筹码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