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八能不能上高原?我军站机高原作战训练杂谈
2015-06-12 18:21:37



 

隔壁帖子中某网友问八爷有没有上过高原,不少网友纷纷嗤之以鼻,认为大后掠三角翼的八爷上高原属天方夜谭,降落滑跑距离会剧增至三千米云云,
甚至还有人说我军手里能在高原保持安全起降的型号就没几个。

都知道空气密度ρ会影响飞机起降性能,然而影响究竟有多大?不少人在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可能会想当然地过于夸张了。

降落时接地速度V与ρ等变量的近似关系式:


地面滑跑距离估算方法为: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飞机设计手册的上述方法估算一下:3500米高原场站处空气密度ρ1约为海平面空气密度ρ。的0.7,战机着陆重量不变(即升力不变),考虑其他参数如着陆迎角以及着陆速度随空气密度的变化,假设歼八海平面降落总距离为1000米,那么八爷在3500米高原场站的降落滑跑总距离会飙升3倍至3000米吗?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高原起降的飞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着陆速度或着陆距离的增加呢?


高原场站当然对飞机起降性能有不小影响,减小有效载荷、增加起降滑跑距离等等,人员也要受到高原自然条件影响,刹车片等相关损耗件消耗也会变高,战斗力确实会打一定折扣。然而,这并不等于飞机就没有办法在高原场站开展作战飞行训练了。
全军各部队各机种上高原轮训已经几十年,特殊的地缘地貌和战略要求使得我军相当重视高原机场的建设和装备保障经验探索,早已经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高原场站飞行训练和作战保障方法。
废话不多说,贴几张图吧。

90年代歼7上高原轮训是家常便饭,当时数量有限的苏27并不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于是那会儿七爷正是高原主力。即便是这几年来也有七爷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