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再论美元霸权与油价问题,美元是如何剥削中国的?
2016-09-19 13:22:10



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前身今世

 

影响一个国家汇率的原因是很多的,但主要是和生产力和综合实力有关。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该是多少呢?没有准数。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就一路贬值,这种贬值是超越了正常的经济范畴,属于政治战略。

 

之前人民币对美元不过是1美元兑换3-4人民币这样。这样基本能保持两国的货币同比购买力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基本上中美之间谁也不占谁的便宜。但改革开放以后,中美之间的货币汇率就坐了火箭。有一段时间甚至死死咬住1:8这个关口。这一下,美国人就笑死了啊。为什么呢?因为这等于平均每个美国人的资产都提升了好几倍。

 

有小学文化的人都知道,货币要想值钱,必须保持市面上有基本等量的物质供应,否则就会变成废纸。比如我发行1000万货币,那么这货币必须能购买到价值1000万的大米、面油、石油等必需品,也能用于旅行、交通、享乐、医疗、教育等等,否则如果货币如果在市场上买不到足够的东西,那么就会诱发通货膨胀。除非有其他人给我足够的物资输送,才能支撑我的货币不贬值。

 

那么当初中国为什么要自贬汇率去成全美国的繁荣呢?这里就涉及到当时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了。

 

在周小平看来,当初美苏争霸时美国和苏联其实都很痛苦,既然大家都有核弹不可能对轰,那么就要在经济上想办法困死对方。而对中国而言“远交近攻”才是正确的生存之道。一个北方的庞大军事帝国,和一个远在北美的庞大军事帝国比起来,当然是选择交好远方的那个比较好。

 

所以中国人就以汇率为杠杆,驱动廉价劳动力市场生产出源源不断的商品去供应美国市场。这样美国政府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对付苏联了。最后当苏联家庭主妇都买不到白糖和面粉的时候,美国人还愉快地穿着中国制造的衬衫,吃着中国生产的麦片,用着中国生产的日用品,愉快地生活呢。所以苏联垮了,美国没垮。

 

二:被低估的人民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随着苏联的轰然倒地,中美关系瞬间变得微妙而冰冷。所以才有了九十年代“三大耻辱”。即银河号事件、陵水撞机事件以及中国使馆被炸事件。但即便如此,人民币依然锁死美元汇率,用极低的估值继续对应美国市场。

 

对中国人而言,这等于是通过把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输出赚取利润之后,再用这些利润来升级产业,这就叫以劳动力和资源换取市场和技术。市场需求决定生产力发展速度。所以长期而言,中国的实体产业必然会因此发展起来,而美国的尸体产业则必然因此而衰落下去。出无敌国外患,入无法家拂士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道理美国虽然也懂,但对美国而言,道理虽然易懂,可要抵抗这种诱惑却是很难的。

 

你试想一下,假设你家是印钱的。大家信任你家的钱,是因为你家有一亿资产,而你只也印一亿纸币,因此这些纸币是随时可以兑换成资产的。可如果,你家只有一亿资产,而你却印了五亿会怎样呢? 当然就是你的国家里,原本只要1元的东西,会涨到5元。但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设不管你印多少钱,你的国家鸡蛋永远是1元钱一个的话,你是不是得乐翻天。这种事在现实中真的发生了。中国商品长期支撑美元面值。这种诱惑,你能挡得住?恐怕你也挡不住。

 

美元的称霸之路很复杂,一方面在美国的市场里却充满了中国人提供的商品。另一方面则是美元可以通过其军事霸权和金融杠杆不断把通货膨胀输出给其他国家。另外也就是说,假设美国人滥印了5倍的美元,本来1美金的鸡蛋,现在应该是5美金才对,是吧?但这时中国人出现了,并宣布自己就是乐意用1美金来长期出售自己的鸡蛋。所以,美国的物价当然就不会怎么涨了。并且如果这样都还有多余的超发货币,美国则还可以通过金融杠杆的方式,把贬值的压力输出给其他国家,然后保全自己。

 

那么这部分通货膨胀的成本,主要是谁承担了呢? 当然是由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来承担。并且在商品领域,主要是由中国人来承担的。可是为什么中国人要承担这个成本呢?原因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太穷了,虽然当时我们已经有了原子弹氢弹,可这些东西无法让十三亿人脱贫致富。因此,我们还需要市场、需要设备、需要人才、需要技术。而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唯有出卖劳动力来积累第一桶金。

 

周小平觉得,这就好像一个家庭如果夫妻很贫穷却但却很有眼光的话,往往就会选择自己拼命吃苦干活,然后集中资源把孩子的教育搞好,以便让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出路一样。用自己的血汗工作铺垫下一代人的未来,一个家是如此,一个国也是如此。近代中国的确是牺牲了一代人的劳动力,才换来了今天的生产力腾飞和技术发展。

 

三:美元的去处和人民币的未来

 

那么,周小平还是回到前天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美国油价便宜,中国油价昂贵呢?有人说美元是废纸,中国人用自己的商品去换取美元是吃大亏。但这种观点显然也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如果仅仅是拿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废纸,那中国的经济早就无法维持了。因为就算是输出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中国也得劳有所得,才能继续循环生产。

 

因此中国用商品和劳动力换取的美元当然是有它的价值,那就是美元可以在全世界购买石油,(也包括全世界的大宗商品)。

 

美元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全球货币,主要是由于其强大的军事霸权,通过控制和垄断了海上贸易渠道,垄断了全球的贸易主导权。同时又把美元和石油以及大宗商品的结算挂钩,垄断了全球的货币结算权。 因此对许多国家而言,在没有真正的全球统一货币之前,参与到全球贸易当中时,使用美元作为全球一级货币,显然要比选择其他货币更具备优势。

 

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也很需要美元。因为对一个现代国家而言,如果你不从事全球商贸往来,不进行现代化生产生活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很悲惨(参考朝鲜)。可是,当你参与到全球商贸体系里,当你的国家进入现代化生活后。你就离不开美元的了,因为石油和资源采购,只能是美元。

 

曾经有人试图甩开美元,直接用卢布或人民币作为石油出口的结算货币。这两个国家分别是利比亚和伊拉克,如今这俩国家都已经沦为恐怖的战场,曾经的领导人坟头的荒草都已经长得老高了。

所以,也就是说中国人要想参与全球贸易,要想全球采购资源和石油,就必须使用美元。而中国人获取美元的方式又只能是用自己的商品去兑换美元。但同时这个人民币又被严重低估,只能用极低的汇率去换取美元。因此,本身这个用商品换换美元的过程,就已经让中国人吃了大亏了。 而美国人却只需要印钱,就可以在全球市场上轻松购买任何大宗商品和石油。所以哪怕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是出100美元去购买一桶石油,但美国的铸币成本最多也就几美元。而中国人获得这100美元则可能需要付出几十美元的“兑换代价”。那么这就意味着即便在石油等大宗商品销售价格一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实际购买成本也是美国的好多倍。

 

所以即便美国本土的的石油卖得比中国国内便宜很多,但美国的石油公司利润却可以远远超过中国的石油公司。周小平说这句话并不是说中国的石油行业不赚钱,而是在阐述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如果中国的石油公司,改成美国那样,根本解决不了中国油价高的问题,只能更贵。而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中国奋起直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发展,逐步取代被美国独家垄断的海上贸易渠道,逐步终结美元霸权的现状。

 

只有那样,每一个中国人才能享受到更便宜的汽油、更低廉的物价、更优质的生活。至于人民币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我有没有什么办法应对美元的霸权和垄断呢?当然还是有的,要知道中国人可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啊。这个办法是什么呢?请听小平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