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松:日本的三味线--论日本新外长的东盟之旅
2017-08-09 08:34:03



三弦琴,一种中国古老而简单的乐器,最初有记载的是秦朝。其声激昂,音色厚亮,在当下的民族乐器中已不多见。我们现在更喜欢的是多弦的琵琶和古筝之类。那些乐器演奏起来音色多变,刚柔相济,也更能体现出音乐里丰富多彩的各类元素,这个和原本较为单一的中华文化在历经融合变化之后,更为博大精深,异彩纷呈是同一道理。

三弦琴在流传到日本之后,经过慢慢的演变,也就变成了日本的一种独特的乐器,并且日本人也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三味线。

经常听到有某些曲着膝盖的人说,很多中国最为传统的东西最终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我想,三味线应该就是他们的证据之一。不过在我看来,人生既然能有五味,又何必执拗于三味的守旧呢?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正是在于它不断地学习和改良,从而使得这个文化得以不断地进步,并使之永远的能够站到世界的潮头。当下的我们,不正是在学习和改良的道路上一路疾驶吗?唯有如此,才能进步。

守着三味线的日本人,恰如其分的在这件乐器上展示了他们独特的岛国性格。他们在保持三弦琴纯正基因的同时,会想办法给这个乐器增添一些细节上的精致。比如对于这种琴各个部位的称呼。

在日本,三味线被分为三个部分,琴身、琴杆以及缠弦部分,而日本人把缠弦这一部分称之为“天神”。而实际上我们知道,一把琴如果制造完毕,基本上也就定型了,唯一可调的就是这缠弦部分,弦调得好不好,决定了音色,音调的动听还是难听。所以,日本人才对这一部分称之为天神,给与了它最高的期望和尊敬。至于琴身和琴杆,那都是基础性的东西,难以改变但却不可或缺。

嗯,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会说,今天老唐发神经,怎么写起了这些玩意儿。其实不是老唐发神经。而是这里面有着很有趣的东西。好了,下面开始言归正传--谈国际。不过可不是用三弦琴来弹,那玩意儿我不会,甚至都很少听。

昨天,在网上出现了一个爆新闻,那就是在东盟外长会议上,我们的王外长就美日澳三国针对《南海行为准则》框架签署的瞎逼逼给予了强有力的反击,至于怎么反击的,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看过新闻了。很帅很酷很霸气。这已经是王外长超越颜值的第N次表现了,我们也已都见惯不惊,就如我们现在某某某火箭发射成功一样。

但对于日本新外相河野太郎的单独评述,还是激起了大伙儿的一片叫好声。大呼过瘾和解气。因为在王外长的评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河野太郎作为一个日本首相,很好的完成了美国交给他的任务。”典型的骂人不吐脏字儿。其含义不言自明,那就是你日本就是美国的一条狗,作为一个日本的政府官员,做的却是美国人交代的任务,你小子不是狗又是什么?

但其实,王外长的后面还有一句更狠的话,估计大家都没有注意或者没有人做出深度解读,那就是在说出河野太郎为美国人办事的同时,还指出,河野太郎他爹河野洋平,那可是中日关系的牵线人,并做出了中韩两国政府都十分肯定的《河野谈话》,在这份谈话里,河野洋平不仅承认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的本质,还公开为日本强征慰安妇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是历来日本右翼政府最为害怕忌惮的东西,他们时时刻刻不惜一切代价的想要否认这个谈话,但很可惜,至今河野洋平仍然活在这个世上并表明这份谈话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如今,王外长把河野太郎和他爹联系到一起,并指出他在中日关系上做出的退步表现,其实潜台词就是说,你个王八犊子其实就是你爹的不肖之子。你爹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你却是个猥猥琐琐的狗。二者联系到一起,真是骂得痛快,说得解气。

但外交固然是打嘴跑的最高舞台,可打嘴跑的目的却绝对不是为了痛快和解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单纯的把打嘴炮看成一场骂战,那显然是低估了我们外长的用意和水平。这里面有着更深层次的用意。

要说清楚王外长的深层用意,咱们还是要回到三味线上。上面说过,三味线一共分为三部分,琴身、琴杆和天神。在日本的政治结构中,也有着这样的划分。现在咱们都知道了,在日本的高层官僚中,绝大部分都是政治家族把持的,比如安倍晋三他外公,他爹以及他自己,比如麻生太郎他外公、他爹甚至他岳父,那都是日本政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是当过首相,就是干过党首,最次也会是个议员。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日本政坛几乎一抓一大把,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好家世,在日本你就很难有个好前程。

河野太郎当然也是如此,他的祖父河野一郎担任过内阁大臣,他的父亲河野洋平更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而且,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几乎都是差那临门一脚才失去首相宝座的。河野洋平曾数次当上自民党党首,且其中还自立门户干过掌门人,从政履历极为丰富。没有当上首相只能说是天之不予,其可奈何?

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在日本的政治门阀中,一把三味线想要弹得好,必须要有琴身的厚重,还要有琴杆的直挺,最后才会有天神的妙音。无疑,安倍是安倍家族的天神,麻生是麻生家的天神,而这个河野太郎,到底是河野家的琴杆还是天神,就需要看他怎么努力了。这就是一个日本门阀家族的三味线构成。

本次河野太郎加盟安倍的内阁,应该来说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河野洋平和鸠山由纪之类的所谓知华派,和安倍政府都是格格不入的,倒不是他们亲华或反华,他们只是从不同的利益角度为日本着想而已,我们也千万别把他们就当做好人来看,但其政治主张在当下无疑是对华有利的。仅此而已。

安倍政府历经前几个月的丑闻事件,民调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而母猪队友稻田朋美的狂妄又把安倍政府带到一个深坑里,一时间,极右翼在日本受到了严重打击,安倍想要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必须有所调整,所以,这个时候,适当的在内阁里安置一两个所谓的鸽派人员也就成了他的手段之一,而大鸽子河野洋平的儿子,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作为靠极右政策取得成功的安倍,是不可能改变其一贯政策的,不要说河野太郎这个小鸽子,就是像河野洋平这样的大鸽子进来,也不会撼动安倍的既定政策。那么,河野家也就应该知道,河野太郎的进入并不会给安倍政府当下的政策产生丝毫的摇摆。河野太郎进入内阁,其实也就是为将来河野太郎能够荣升天神做个准备而已,安倍需要的是一个装点门面,对中国做出一层包装的人物,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本次安倍内阁换血,恰恰在东盟外长会议召开的前夕,这是河野太郎作为外相的首次重要露面。对他以后能否成为天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给本次露面打分的话,他充其量是刚刚及格。

在出访菲律宾参加会议之前,就有记者问他关于中日韩三国的问题,他含糊其辞,不肯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说安倍首相早有定论。言下之意是他此行执行的是安倍政府的任务,自己并没有什么的观点。作为一个新雏,他自然不敢也不会违逆安倍的意思,自己的上任,最多只是一个履历上的丰富,想要有所作为,只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但他这种态度无疑也不会给自己的政治生涯增添亮点,对自己日后的天神之路虽然没有坏处,但也没有什么好处。这或许是他刚刚履职的原因吧。不管是偏左还是偏右,他总得选择一个方向,不然,他这个外相做起来就是杨修的鸡肋。

所以,我们接着又看到了王外长的最后一段评价,称河野太郎“是一个真诚的,可以打交道的人”河野太郎也展示了日方希望改变中日关系的意愿。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也希望这种愿望可以达成,只不过,身处这样一个极右翼大本营的内阁之中,无论河野多么真诚,多么可以打交道,那也只是他个人的事儿,而绝不是日本政府的事。

而本次安倍的新内阁,希望把孩子送上天神位置的可不止河野洋平一个人,还有一个更为重量级的人物,那就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本次安倍新内阁里,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被安排进了执政党---自民党的第一副干事长的位置。这是一个听上去似乎没有啥权力的位置,也不像河野太郎那样时时刻刻处于风口浪尖,每天都要站在长枪短炮面前大出风头的位置。但这个位置很重要,且这个位置也很安全。从安倍和小泉的角度来看,小泉进次郎进入这个位置,那就摆明了是冲着接任首相位置去的。

自从2013年,安倍和小泉为了核电站问题产生冲突以后,我当时就断言,他们的冲突点绝对不在核电站是不是要恢复生产,而在于安倍之后的接班人到底是谁?而当时我提出的人就是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如今四年已过,水落石出,小泉进次郎果然进入了首相培训班。且位置重要。相比于五十多岁的河野太郎,他这个八零后,不但会是未来小泉家族另一个三味线上的天神,只怕还会是未来中国更大的阻碍。

所以,我们其实不必在意河野太郎本次的动作,那只是美日韩的既定动作,他一个新的外相不会有什么作为,而即便在未来的外相生涯中【假如他可以做得时间长一点的话】,他也很难有什么抢眼的表现,毕竟,在安倍的时代,能够抢眼的只能是安倍。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王外长最后的评价,在日本,培养一些能够对中国真诚的人,也是必须的。马踏东京,核平四岛,那些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将来的世界,必须是合作共赢的世界,一统江湖之后,我们希望看到的江湖也应该是熙熙攘攘,繁华日胜的江湖,而不是寸草不生,一片荒凉的江湖。有此囊括天下之心,方可敉平四海之波。

在中日未来的进程中,大家可以多注意一点那个小泉进次郎。或者,他会在日本的东京奥运会后,崭露头角,或者他才是我们未来的又一个难题。毕竟,日本的门阀政治之下,琴身和琴杆的品质决定了天神调弦的音色。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担心,日本这根三味线即便弄得再精致,也弹不出太多的音符,这是它的本质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