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2月31日过后,英国总算实现“脱欧”计划完全生效,这也意味着持续数年的“脱欧大戏”正式宣告结束。但是英欧之间的外交争端,并没有因为“脱欧”的结束而结束。1月21日路透社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的消息称,英欧已经爆发新的矛盾,原因是英国的约翰逊政府拒绝给予欧盟驻英国大使若昂·瓦莱·德阿尔梅达及他的团队完整的外交地位和权利,英国方面强调,欧盟只是一个“国际组织”,而非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
对于英国方面的“态度突变”,欧盟方面显然是不能忍的。因为英国拒绝给予欧盟使团根据《维也纳公约》赋予外交官的特权和豁免权,意味着欧盟使团将没有资格向英国女王递交国书,并且英国可能只会给予欧盟使团工作人员临时性的权利待遇。换言之,欧盟使团在英国的地位实际上是“矮半截”的。这或许也是约翰逊政府有意抬高身价的表现,因为英国仍然想追随美国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在和欧盟谈判博弈的过程中,英国实际上也一直有意在立场上压制欧盟,这也导致英欧“脱欧”谈判一波三折,最后阶段甚至还出现僵局。
但是欧盟认为,英国此前曾经签署过协议,同意基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给予欧盟外交使团特权和豁免,现在英国又突然翻脸,这显得十分“虚伪”。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曾就此问题致信英国外交大臣,表示“严重关切”。欧盟方面强调其本身有自己的货币、司法体系和制定法律的权力,且在世界上其他142个有其代表团的国家享受正式外交地位,因此英国没有理由在脱欧之后,就立即翻脸。
事实上,英欧之间的互相刁难早已存在,这可能也是双方博弈的一部分,此前出现的“三明治事件”,就是英欧关系改变的案例之一。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报道称,受“脱欧”影响,英国人甚至无法携带三明治进入欧盟区域。在英国与荷兰边境,因违反“脱欧协定”遭到海关没收、丢弃的三明治不计其数。对于来自英国的三明治,欧盟并没有打算“网开一面”,就更别提其他方面的严格限制了。
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英国即使离开了欧盟,也很难摆脱对欧盟的依赖。德国《世界报》就认为,英国的命运仍然决定于欧洲。德国政要提醒,欧盟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英国绕不过欧盟这一关。据媒体报道,受“脱欧”事件的影响,苏格兰渔业现在正面临重大危机,卫生检查、IT系统更新及海关文件等问题严重制约苏格兰海鲜进入欧盟的渠道。为此,苏格兰方面向约翰逊政府提出抗议,并要求赔偿“脱欧损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欧盟对于英国的重要性。
眼下,约翰逊政府在和欧盟互撕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和美国拉关系的方式,增加自身的“话语权”。在之前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约翰逊曾经抢先向拜登发去祝贺,以表示对“特殊关系”的重视。而在当地时间1月19日晚间,约翰逊又提前发表声明祝贺拜登就任,表示期待与拜登政府展开密切合作。不过,英美并未能如期达成贸易协议,美国的关税行动也还在进行。拜登时代的美国,显然也无法给英国带来多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