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军工合作,除了转让“瓦良格”号航母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项目外,在舰船、坦克、飞机的动力系统,特别是各型发动机方面,合作相当密切。在2016 珠海航展上获悉,乌克兰西奇发动机公司将开始在中国授权生产该公司的几种产品,报道称,该合资企业将生产一系列最初由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设计并由西奇发动机公司生产的发动机,这两家公司都坐落在乌克兰南部城市扎波罗热。
这一协议纲要提出在四川重庆的一个新工厂内装配几种发动机,其中包括 D-136、MS-500V和TV3-117VMA-SBM1V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AI-450S通用航空飞机发动机,D436-148FM和D- 18T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D-27对转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AI-222系列军用喷气发动机。
AI- 222-25发动机对于中国的军事航空工业来说是一项尤其重要的计划。这是唯一目前可以在中国中航工业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L-15喷气教练机上使用的动力装置。该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式设计和材料,具备维护性好、寿命长等优点,特别是其采用了发动机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FADEC,可以让发动机在使用时与飞机的电传飞控系统更好的协调,发动机可以根据飞机的飞行状态自动调节推力,能更充分的发挥出发动机的作用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
AI-222-25发动机加力推力可以达到40千牛,让L-15具备更大的推重比,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并具备更好的机动性能,可以更好的模拟作战飞机的机动动作。
虽然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虽然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研体系,但毋庸置疑的是“心脏病”一直是困扰中国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中国军用发动机仍安装有大量引进的型号。为了扭转被动局面,除了抓紧自研型号外,也要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这一次的中乌军工合作将会大大缓解L-15喷气教练机的动力问题,为大量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直以来中乌的军火贸易很顺畅,不像中俄军贸多年来磕磕绊绊。但现在有不断增长的政治风险。目前乌克兰是亲美政府控制。如果美国人认为,中乌两国的项目有损其利益,那么,美国一个电话,就能让这些项目夭折。加上乌克兰在技术上也存有局限性,因此,中国还是需要能够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