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过去不止一次的谈到过:南亚某国在2年以前自从在超日王号上第一次成功测试了光辉战斗机的上舰版本的首次起降以后,就没有再进行第2次同类的测试,居然成了典型的一锤子买卖。而且同时也多次谈到,不但是光辉上舰型是如此,就是纸面上配备了多达30架以上的米格29K加超日王号,在大多数时间也是仅仅把这些米格机用吊车吊到这艘4万吨级中型滑跃航母的甲板上。这么做时,一般是有西方大国的航母,比如超级大国的尼米兹级,或者法国的戴高乐号“来访”期间,才由超日王号携带十几架米格29K出海,然后与来访的西方航母在海上并行航行几圈,同时摆谱作秀,就像“托”一样当这类所谓大型海上演习的群演。不过期间超日王号原则上并不实际起降这些米格29K。
如果有必要,也仅仅与西方航母之间进行舰载直升机的相互甲板降落演习,并不进行美法航母之间曾经测试过的,大黄蜂与阵风M舰载机之间的相互降落于对方航母,再蒸汽弹射起飞。对外推脱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滑跃型舰载机不具备在其他航母上进行蒸汽弹射的能力;而且超日王号的甲板降落区过窄,也暂时不适合阵风M与超级大黄蜂这些弹射型舰载机的拦阻降落。不过超日王号最近这几年的“只出海作秀却不实际起飞米格29K”的行动,必然导致这些米格型舰载机的实际甲板出动次数大大成疑问。狼山曾经提前研判这些舰载机的海上实际起降次数必然低得可怜,甚至在相当长时间,都没有真正在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了。没想到以上2大研判,居然被当事方对外的公开宣布所完全证实!至少
这就是该国海军刚刚对外讲,超日王号中型航母其实已经在过去的24个月内,也就是两年整,没有实际释放和拦阻过任何一架固定翼舰载机。这说明过去2年,这艘中型航母的真实备战情况完全是零!而且如果不是因为在2年前测试了那架光辉上舰型,恐怕这个“无舰载机起降”的间隔空白期,恐怕还不仅仅是2年整,真实情况是恐怕有3年以上,都没有真正起降过任何配套的米格29K舰载机了。情况为何如此不堪?该国海军给出的公开理由是:超日王号航母一直在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维修,因为3年前其内部发生过一次火灾。但这个理由未必可信。因为那次火灾仅仅影响了舰上锅炉的鼓风系统,大不了紧急更换部分金属通气法兰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更换周期不可能超过3个月,
而长达2到3年不出海进行舰载机的实际起降训练,恐怕更大的问题是出在目前的2种舰载机上。毕竟所谓自产的光辉上舰型,很可能结构强度不够,而且一共只有2架实机,能够冒险完成一次起降作秀,达到宣传效果就不敢进行第2次了。而对外采购的30多架米格29K,同样也没有进行过落震试验,早就传说经过几个架次的起降就有机体结构散架的风险,因此对航母实际起降训练,能不做就尽量不做。如果必须出镜,也只能出海做甲板摆拍。或者少数几架结构还算完好的,只从陆地机场起降,去参加一些庆典的飞行表演,比如前一阵的维克兰特号的服役仪式。名义上有2艘现役航母加2种在手的舰载机,实际上却都不能用,只能说其海军舰载航空兵只具备纸面意义,而真实作战能力基本为零。
出现这种情况,恐怕也是单纯买来的所谓现代化海军的历史通病。更主要的是原始的采购来源方,本身在这方面也是二把刀一个。今后随着这些采购设备的继续老旧,会导致其全海军的实战能力更加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