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出现经济震荡,但对中国可能陷入更严重困境的担忧是夸张的。中国的稳定符合西方利益。
文章称,要评判中国的发展——也包括这个国家在过去近40年突飞猛进增长中积聚的大量风险,必须看到中共提出的“魔力四边形”目标。在西方预言家似乎再次从一种欢欣鼓舞和期望过高的极端情绪跌入其对立面时,尤其要这样做。
即便在最近的动荡中,这个四边形的架构也没出现一丁点改变。从实施改革政策开始,它们的内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确保政治稳定、努力富起来和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
文章称,中国领导层所做的一切都无条件地遵从上述目标,从未背离。当然无法保证北京的共产党政府在以相同的速度和干劲接近这些目标时的所作所为始终正确,但显而易见他们在尝试这样做。
文章认为,国家主权现在是,今后也将依旧是中国政界所捍卫的至高无上目标。中国在西藏和新疆的行动、在与日本围绕东海岛屿的争端中的不可调和立场、在南海冲突中越发显现的咄咄逼人态势以及在台湾问题上的不妥协姿态的源头就在于此。中国政府不会在这些问题上动摇。民族主义在中国也是推进这一政策的巨大力量。
稳定依旧是中共行动的最重要推动力。为了保持稳定,过去的一切意识形态包袱都被无情地丢进历史的垃圾桶。也正因如此,西方对中国人权的批评被几乎无声地弹回。
文章称,努力富起来仍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过去的成就清楚无误:成百上千万中国人实现了富裕,尽管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共统治的合法性和命运将取决于它今后能否保持人民对实现富裕的希望。
这个目标目前承受的压力似乎最大。尽管如此,可以从相对性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股市泡沫破裂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人民币贬值可以帮助中国出口,在所有人有根据地质疑官方数据可信性的同时,中国经济却依旧在增长。即便增速减缓的幅度比目前预期更大,5%至6%的增速仍旧高于其他重要经济体。
提升全球影响力是中国“魔力四边形”中一直未被提及、近来却被坚定追求的第四个目标。其实这是一个极为正常的过程:如果一国多年来保持平均两位数的经济增速,它终有一天会具备将经济实力转化成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能力。
人们正在经历这些:在中国的非洲行动中,在它关于东海和南海日益强硬的行为方式中,在它对待宿敌日本的敌意中,在它对俄罗斯的战略争取中以及在它日益紧张的对美关系中。中国希望重新夺回此前输给西方的全球领先地位。
文章称,鉴于目前的形势,中国政府能维持这个“魔力四边形”的平衡并继续追求全部四个目标吗?有爆发动荡的可能吗?若仅将目光放在无疑存在的众多风险上,就忽视了有助于维持“魔力四边形”平衡的稳定因素。
这其中不仅包括8700多万希望在现有体制下继续自己事业的中共党员,还有3亿到4亿已实现富裕并希望继续提高富裕程度的人,以及数十万在西方接受过良好教育、已准备好用自己的学识避免更坏情况发生的从政的技术专家。最后,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不要忘记解放军,自从成立以来它始终自视为党的军队,其任务不仅包括抵御外敌,也包括在国内捍卫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西方在预期中国的未来时常犯的错误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因此,西方预言家的钟摆经常严重偏移:一些人认为中国正在走向没落,而另一些人则在激发对中国统治世界的恐惧。而经过更理性的思考可以确认: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很快发生。
文章称,通过对以往预期偏移的观察可以得到的警示是,不能从经济发展放缓立即得出中国崛起终止的结论。冷静的务实主义而非满足西方的预期,这将依旧是中国政府今后在维持其政策“魔力四边形”架构平衡时遵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