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在经济危机之下举办奥运会,那么今年的巴西可能成为这样的国家。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而巴西经济今年将继续在危机中挣扎。
2015年的巴西经济出现大幅衰退,通胀高企,货币狂贬。根据巴西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15年巴西经济衰退近4%,瑞信的最新报告预计,2015年至2017年,巴西经济增速分别为-3.7%,-3.5%和-0.5%,为1901年有记载以来首次三连跌。在通胀方面,2015年巴西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0.67%,是巴西政府通胀管理目标4.5%的两倍多,也是自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货币方面,巴西雷亚尔兑美元在过去一年半时间内已下跌70%,2015年全年下挫超过33%,是2015年16个主要国家货币中表现最糟糕的。与此同时,巴西的财政赤字大幅上升,11月政府部门、巴西央行和社会保障支出达212.79亿雷亚尔(54.7亿美元),远超10月赤字122.7亿雷亚尔,创巴西1997年开始发布该数据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赤字。
与中国同属“金砖国家”的巴西陷入经济危机,其原因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虽然中国与巴西经济从规模到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压力、人民币正处于持续贬值通道之中,避免巴西曾经出现的经济问题和政策失误,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
第一个教训是“去工业化”。巴西在发展中国家曾经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和产业体系,如成立于1969年的巴西航空(Embraer)如今已跻身于世界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之列,成为世界支线喷气客机的最大生产商,飞机销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摩洛哥、墨西哥、南非等40多个国家,占据了世界支线飞机近50%的市场份额。历史上,巴西曾在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进口替代”型经济,以发展本国工业产品替代从欧美进口制成品。上世纪90年代,巴西开始实施开放市场改革,让习惯于政策保护的国内企业极不适应。巴西的工业没有在市场开放条件下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即便在平均关税仍达20%以上的保护下,巴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还是由上世纪80年代的29%,萎缩至现在的10%。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巴西的“去工业化”无疑抽掉了国民经济的脊梁,使巴西经济失去了重要的工业支撑。
第二个教训是服务业低端和原材料依赖。在“去工业化”的同时,巴西的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比重已达70%以上。然而,巴西服务业除了金融之外,多为商业零售、旅店餐饮等低端行业,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创造更多价值。在制造业未发展起来、服务业较低端的背景下,巴西的国家收入更多依赖铁矿、大豆、石油等原材料出口。在本世纪前十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里,巴西获得了巨大的“大宗商品红利”。以铁矿石为例,2001年国际市场价格只有每吨20美元,但到了2011年每吨价格一度突破280美元,短短十年飞涨了13倍。但到了2016年,铁矿石又降至每吨40美元以下。但随着大宗商品红利的消失,巴西经济增速不断下滑,2014年跌至0.1%,2015年更衰退近4%。
第三个教训是应对政策失误。面对经济问题,巴西政府做出了错误的应对。由于无视结构性问题,认为巴西经济“仍然健康”,巴西当局先是采取了强化市场保护,以及放松银根、减免税收等刺激政策,结果不但政策无效,反而把多年积攒的“红利”彻底花光,2014年,巴西财政出现了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赤字。迫不得已,巴西在2015年开启了大规模紧缩政策,紧缩虽然是对症下药,但它在短期内冲击了经济,为了保持社会福利和扶贫计划开支,政府同时开始加税,这引发了企业界的极度反感,使得企业家更不愿意进行投资。多种因素下,巴西的经济大衰退彻底爆发。
与巴西相比,中国政府的政策反思和决策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市场规模、工业体系和财政状况都使得中国足以避免陷入巴西当前的困境。然而,中国如果不提前进行政策调整,完全存在形势进一步恶化,出现经济踏空失速、人民币大幅贬值、资本大量出逃的风险。从巴西的教训中可以借鉴如下几条:一是要保持工业在经济中的支撑地位,并在市场开放条件下推动工业不断进行结构升级,尤其要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避免工业空心化。二是服务业发展要避免产业过度低端,缺乏附加价值,服务业的产业升级与制造业升级同样重要。就此而言,以网商为代表的零售业态创新,根本不能成为一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寄托。三是在政策应对上不能以削弱企业发展利基、消弱市场化为代价,同时要把控财政风险,平衡扩大社会福利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能过度消耗国家财政储备。
处在经济衰退中的巴西今年将面临极大的国家风险,进一步加剧其“中等收入陷阱”困境。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也很不轻松,从巴西的教训中有所借鉴对中国十分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