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朝拜”川普没聊到一块?只是套近乎和壮胆
2016-11-19 07:34:22



金碧辉煌的川普大厦,刚刚送走日本首相。很显然,安倍的来访并未让这座建筑蓬荜生辉,也没有锦上添花,仅仅是抢个先儿,显个勤儿。日方心急火燎购买最高级的高尔夫球杆送川普,目的其实就是套近乎。一个多小时的会谈,刨除翻译,沟通净用时约40分钟,但根据媒体的报道,双方皆未说明是否提到关键的TPP和驻日美军费用分摊问题。日本网民的言论一针见血:“首相这是去朝贡?”在“海外探客”看来,日本人这次“朝拜”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谁当球杆、谁当球。


按照日方的说法,这次非正式会晤的收获有三点:“会谈气氛热烈,双方坦诚相见,可建立信任关系”。纵观整个大选过程,与川普谈话,恐怕很难不热烈。安倍急赤白脸与当选总统通话时,就获赞“伟大”、“了不起”,并获邀“一起吃饭”。当然时间紧迫的日本首相不得不婉拒。双方坦诚相见,意味着可能提到了比价敏感的话题。毕竟“安倍经济学”的基座就建立在未来的TPP上,这也是日本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安倍到底敢不敢提?探客的判断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但不敢深提,双方意会即可。毕竟,人家川普从竞选一开始就明确拒绝TPP,不仅是TPP,如今连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都面临夭折。很会察言观色的日本人不会找不痛快,但会拐弯抹角地提醒美方,TPP的意义不仅有“确立规则”,还有“遏制”。第三个“收获”是“建立信任关系”,这一点应该是安倍绕道而来的主要目的。一个出身贵族世家的首相,一个由商人变为总统的老掌柜,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现在被广阔的铁锈地带选民推到一个房间,出于职务的需要而建立“亲密的私下关系”,怎么看都像是两个演员按剧本排练。
探客认为,安倍特意在参加APEC峰会之前去“朝拜”川普,壮胆的意味浓厚。这是奥巴马最后一次参加国际重大活动,是一次“告别之旅”,人之将去,其言也善,民主党在总统选举和国会中都受挫,不要指望奥巴马能像以往一样发挥实质的主导作用。
相反,在听闻美方无意推进APP后,澳大利亚、越南等国都纷纷调头,开始转向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FTAAP(亚太自由贸易区),讨论加入的条件和实施的步骤。探客昨天(11月17日)的原创文章《澳大利亚率先背离美国?坦言“中国倡议”好处多》已经进行了分析。而媒体几乎都认为此次APEC基多峰会将成为美国向新兴大国“移交”亚太贸易规则主导权的象征。不过日本等少数国家,依然对TPP抱有幻想,认为美国终究会在另一个窗口期以另一种形式通过TPP的主要条款。主人已经走了,“忠犬八公”还痴痴在原地傻等,精神可嘉,想到这一点,这些政客可能会被自己感动得流泪,然后再认真思考怎么搭中国经济的便车。
如今疲态渐露的美国在这次峰会上可能更愿意当球杆,指挥日本当球。可以预见,安倍在世界海拔第二高的首都似乎可以“洋洋自得”地炫耀:你们看,只有我和川普见了面,人家可是邀请我再次见面时“讨论更宽广更深入的问题”。至于俩人谈话没有公开的部分,云遮雾绕之下笼罩神秘气息,就是可以利用和发挥的资本。这也是安倍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的底气。什么是逆势而动,什么是螳臂当车,在这次峰会上将会显露无遗。
不过探客认为,TPP尽管暂时夭折,但未来也会产生出一个名称不同但带有TPP精髓的新协议。TPP所包含的环保、产权、劳工等条款,的确是美国政经界精英搞出的旨在领导世界的“新规则”,但这些规则其实代表着未来,尽管目前看对亚洲最大国家不利,却是一个发展的必选项。这就如同间谍郑国令秦国上下愤怒,但若干年后发现正是“郑国渠”让国家加速走向富强。与其被动调整,不如主动出招,对落后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痛砍改革之刀。解决内部矛盾之后,才可以放手参与全球治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