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权从一个国家过渡到另一个国家会出现一段非常危险的时期。事实上,五角大楼“第三个抵消”倡议就是为了防止这样一种过渡发生。正如历史学家杰弗里·布莱尼所说:“战争通常因两个国家对其相对实力的看法不同而起。”美中两国的决策者是否愿意冒险使军事行动升级将取决于他们对各种作战理念以及负责执行这些理念的部队和装备有多大信心。
1.解放军的“侦察-打击综合体”会管用吗?
解放军的侦察-打击综合体借鉴了冷战时代苏联的类似计划,也包含卫星、机载及其他传感器;一个指挥和控制结构;用来打击敌方海上特遣部队的各种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中国在战区弹道导弹(美国一枚也没有)和反舰巡航导弹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解放军的巡航导弹就射程、速度、类型和数量而言都远超美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反舰理论和训练(尤其是深海作业)有长足进步,这个趋势在今后十年无疑会延续。
眼下尚不清楚解放军的战斗参谋人员已在多大程度上将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能够承受重压的强大“反海军”能力。尚不清楚的另外一点是,解放军的各种远程反舰导弹在海上用来打击移动中和有防守的目标时可靠性如何。
2.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导弹防御系统会管用吗?
“用航母派兵”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应对危机之道。事实上,1996年台海危机达到高潮时,正是美国动用两个航母战斗群的举动迫使中国“退缩”——并随后实施了解放军以反介入为中心的军事建设。尽管导弹对美国航母的威胁日益严峻,但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几乎本能地通过这些军舰在危机时期传递信号。如果航母战斗群的导弹防御系统不足以应对未来的威胁,那就会大难临头。
未来十年内,海军的航母防御系统能够彻底粉碎百余枚导弹从两个以上方位的进攻吗?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导弹命中,那对海军来说也会算是战败。
3.解放军的导弹能成功打压西太平洋的美军基地吗?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军事分析人士开始担心美国及其盟国在西太平洋的空军和海军基地面临解放军对地攻击导弹的威胁。美国智库的多份报告称,解放军越来越有能力通过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精准打击使美国在日本、韩国、冲绳,也许还有关岛的主要军事基地至少暂时陷入瘫痪。
针对这种状况,美国国防规划者致力于加强空中和导弹防御、增加战区导弹防御能力、改进跑道和基地修复能力。这场比赛的另一个内容是适应性调整,比如“快速猛禽”理念,即空军要能够把一小批一小批的攻击战斗机和配套运输飞机部署到整个地区的疏散机场和远征机场。美国海军陆战队为其未来的F-35B中队制定了类似理念。
4.针对传感器网络的“致盲”计划会管用吗?
美军和解放军都谋划打压对手搜集战场情报,并向前线部队传送情报及相应指令的能力。例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活跃的太空反制计划,现在定期试射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美国空军在20世纪80年代试验了一件反卫星武器,海军则在2008年展示了直接上升式反卫星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对付低地轨道上的各种侦察卫星,也许还可以对付较高轨道上的通信和导航卫星。
除了在太空战中“致盲”和“致聋”以外,双方还日益重视电子战,包括迷惑敌人的导弹和干扰对手的通信。
哪一方会在将来的“致盲”赛中胜出呢?作为“主队”和陆上强国,中国将更加游刃有余。同美国远征军和海上特遣部队相比,中国有更多可供利用的领土和基地。如果双方都破坏了对方的卫星网络,中国将有更充裕的时间重建机载监视和通信中继网络来支援主场作战。另一方面,美国在该地区的联盟体系将是一大优势,在支持和重建侦察与通信方面尤其有用。
5.攻击性网络作战会影响战术结果吗?
中国的网络情报搜集行动是众所周知的。不太清楚的是解放军运用网络武器(尤其是在军事行动的关键时期)扰乱、歪曲和破坏美军传感器网络和指挥网络的能力。中国在网络情报行动方面的成功,想必能说明它同样擅长进攻性网络破坏。
就美国而言,据信它也有很强的攻击性网络能力。不过,美国国防部官员几乎从不谈论、也从未公开展示过他们的这种能力。攻击性网络行动会对敌方战术军事行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始终是个谜。
要阻止滑向危险的分歧,美国官员可以要么设法扭转如上所述这五个理念的发展趋势;要么强化其他的、也许是新的理念,来消除关于事态升级和冲突会有何结果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