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枪战片之类,经常出现的一个场面就是,对立双方相互用手枪瞄准;或者有手枪的一方对没武器的一方拿枪威胁。在真正开枪前,往往持枪人有一个单手大拇指去扳动手枪尾部机关的动作。其实被扳动的这个手枪上的装置叫做击锤柄。击锤柄是手枪击锤的一部分。击锤这种装置很早就有,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最早使用黑火药发射弹丸的武器叫做手铳。早在宋元时代已经出现。此时要引爆火药发射需要用火绳引燃;而点燃火绳需要用火把或者香火一类,这样使用就很麻烦。就像现在小孩子放鞭炮随手拿着一根香一样。夜间容易暴露,而雨天更不方便。火药西传以后,又发明了燧发火绳枪。此时点燃火绳已经不需要明火,只需要用一个带弹簧的金属打击机关撞击引火石,激发的火花点燃火绳,再引燃枪管里面的火药。这种带弹簧的金属打击机关就是最早的发火击锤。
工业革命以后,又发明了可以撞击就爆燃的新型引火化学品。可以当即直接引爆枪管内部已经装填好的火药和弹丸,省却了燧发石和火绳这些需要延时发火的中间物。不过枪管后部带弹簧的击锤这种装置仍然保留。而到了近代。不再手工往枪管里面装填火药和弹丸,出现了工业化批量制造,早就在工厂里集成好了的子弹。此时直接引燃子弹的已经不是击锤,而是撞针这种新式装置。而对手枪来说,不像步枪那么大也没有那么长,因此手枪的撞针不容易做的像步枪的撞针那么有弹力。但是很多枪支使用者已经习惯了开枪前先扳动击锤这种装置,于是在很多近代设计的手枪和猎枪上,仍保留了击锤这种靠一个大拇指就可以扳动到位的发火系统。而步枪则多采用枪栓柄这种需要至少是单手才能拉动到位的上膛兼发火装置。近现代手枪的击锤并不是直接击发手枪子弹的底火开枪。
实际上大部分手枪的击锤需要先打击手枪内部的撞针,再由撞针去撞击手枪子弹的底火才能激发。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手枪的击锤已经并非是必不可少发射装置;而绝大多数步枪并没有击锤。因此并非每一种现代手枪都有击锤。没有击锤的手枪开枪前,自然并不需要大拇指扳动击锤柄这个动作。比如格洛克手枪就普遍没有枪尾部的击锤。不过很多近代和现代设计制造的手枪,还是保留了击锤带击锤柄这种装置,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枪支使用者的习惯问题。比如“盒子炮”、勃朗宁等在历史上常见的知名手枪,都有尾部击锤和击锤柄。那么这类手枪开枪前,就一定需要先用持枪手的大拇指扳动击锤柄吗?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其实也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近代以来设计和制造手枪,有半自动和自动手枪之分。但是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先向后拉动枪机才能让子弹上膛。所谓的子弹上膛,就是原来在弹夹里面,最上面的第一发子弹在枪机后退再复进过程中被推入枪膛处于待击发状态。
单纯扳动击锤柄并不能让手枪子弹上膛。带击锤柄的手枪子弹上膛后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枪前必须再用持枪手的大拇指扳动击锤柄到位,然后才能开枪,这种多为半自动手枪。另外一种就是在子弹上膛的同时,击锤柄已经半到位,不需要扳动击锤柄也可以随时击发。现代大多数新设计的手枪都属于后者。而并不需要扳动击锤柄就可以开枪的手枪再故意扳动一下,有2个目的:第一,可以让开枪时,扳机的力度和行程变小,这样可以打得更准。第二个目的,则是故意的“多此一举”。纯粹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那意思就是:再不答应条件,我真的要开枪了!因为此时扳动击锤柄,是在已经瞄准对方,枪口指向不变的前提下,最大的一个可以让对手看得见而且有声音的“大动作”,等于是最后通牒。其实有没有这个动作都可以随时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