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4月数据逆袭发绝招 真正的祸首罪魁是?
2016-05-17 16:06:24



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大爆冷门, 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暴跌,5月13日,我国央行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从3月的1.37万亿元暴跌60%至5,556亿元(1人民币折合约0.1533美元),不及预期8,0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暴跌68%至7,510亿元,M2增速从13.4%降至12.8%。

 

我国央行解释称,4月人民币贷款大幅收缩,首先是受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加快影响较大。今年4月3,500亿以上的地方债务置换,这部分融资不再计入贷款,而是计入银行持有的债券。其次,从季节性因素看,一季度贷款往往增加较多,银行项目储备大量消耗,使4月成为传统上的贷款小月。此外,银行风险管控压力和不良贷款核销也有一定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掉头

其实,还有一个数据也非常重要,它堪称“让高层最为忧虑”,这就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它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图中的蓝线,是“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走势;黄线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走势。很明显,两根线在去年12月突然分手了。

在今年1到2月,以及1到3月两个点上,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但全国投资增速不降反增。这意味着,在第一季度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的投资增加迅速,填补了民间投资的下滑,还略有富裕。到了4月份,由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国企和地方政府投资也扛不住了,所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掉头向下。

惨淡的经济数据,让市场情绪很悲观。为此,央行紧急发文澄清,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改变,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值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俊分析称,货币政策基调仍然是稳健的,未来既要保持稳增长力度,又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对未来价格的影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既要稳增长,又要促改革。既要保持货币适度宽松,又要防范金融风险。这无疑对政府和央行驾驭能力构成严峻考验。

楼市成交量暴跌信贷增速骤降

5月9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上周(5月1日至5月7日)楼市成交数据显示,受监测的30个代表城市住宅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出现明显下降。30个城市中,近9成城市成交面积出现不同程度下调;从一二三线各类城市来看,则呈现全线回落的局面。

中指院此前的成交数据显示,整个4月份,近6成城市成交环比下滑,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幅度为21%。总体来看,一二三线城市楼市的整体成交量已经连续三周出现回落。

部分城市房贷政策收紧,楼市成交量大幅减少,成为人民币贷款回落的原因之一。央行13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个和19.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44万亿元,同比增长6.0%。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556亿元,同比少增1523亿元,环比下降8144亿元。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企业部门贷款双双走低。受此影响M2增幅也回落至12.8%。前期信贷放量后回归,加之部分城市房贷政策收紧是贷款回落主因。尽管如此,前4个月累计新增贷款和M2平均增幅仍显著高于去年同期,对单月波动不应过度解读。信贷状况并未显著恶化,未来其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支持。

市场情绪悲观央行调节流动性

当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外部需求持续疲软、这导致我国出口严重受挫,并且,庞大规模政府投资(和资产泡沫),越来越对民企和社会消费形成挤出效应,我国经济再平衡实难展开,这构成市场悲观情绪浓烈的根本原因,并导致人民币汇率动荡难安。

冷静来看,如果我国不从根本上大刀阔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淘汰僵尸企业、释放消费需求,并致力于金融改革(降低民企融资成本、优化银行资源配置),我国经济很难实现底部反转,更严重的是,随着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闸门,将加剧市场资本外流情形,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将受到更大制约。

为缓解资金面压力,央行昨日对2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2900亿元,其中3个月1750亿元、6个月115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75%、2.85%。

昨日,央行在其官方微博中表示,此次操作主要是为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5月首次开展MLF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到期资金。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将有2500亿逆回购到期,同时有475亿元MLF到期(2月19日开展的3个月MLF)。此外,去年11月27日开展的6个月1055亿元MLF操作,也面临到期压力。

申万宏源观点认为,前期外汇占款下降导致的基础货币缺口、月度缴税和MPA考核等因素扰动5月资金面。央行昨日发布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4月外汇占款延续6个月下降局面,下降543.95亿元。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未来中国“经济L型”是理想状态,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改革努力才能实现,虽然经济增速下台阶,但增长质量上台阶,实现经济结构的脱胎换骨。如果改革转型失败,存在L不住的风险。随着房地产投资、库存、出口等经济指标探底,中国经济短期W型、中期L型、长期只有通过改革才有望实现U型复苏。表面上是增速换挡,实质上是动力升级,根本上靠改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