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安倍,离下台只有一步之遥。日本人可以忍受无能的政客,但不能接受撒谎的首相。安倍恰恰在关键的问题上撒谎,诚信已经破产。面对“加计学园”通过“首相项目”低价购买国有土地来套利的事件,安倍曾一口咬定他本人或者首相官邸的僚属都没有掺和。不过,日本农相斋藤健在记者会上公开了一份证据:农林水产省发现了时任首相助手的记录,能够证明“加计学园”违规利用了“首相项目”。
而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3日还在竭力辩白:为避免国民的疑虑,将继续提高文件的信赖度,目前正在调查,尚未发现有该文件。虽然安倍极力否认,但民众对其的信任发生了严重动摇,在野势力的追究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安倍的反对者福山哲郎已经放话:现在安倍已经失去了维持其政权的基础。除此之外,防卫省因为隐瞒自卫队在伊拉克活动的相关报告而被迫做出道歉,安倍内阁的高级成员(副财长)还涉嫌侵扰女记者,接连不断的3个丑闻令安倍备受打击。
最新民调对安倍十分不利:48%的受访者认为安倍应该选择体面的辞职,安倍个人的支持率跌到32%左右,不支持率接近55%。而多达68%的受访者认为安倍应该为这些丑闻负责。
在这种情况下,安倍从4月17日的访美行程就越发重要,甚至可以说关系到内阁的生死存亡,是最关键的自救措施。只有取得某种决定性的成绩才能稳定人心。目前来看,恐怕只有美方能拉一把。由于越来越依赖“太上皇”美国人的支持,安倍连续2次讨好特朗普。
1、安倍决定在叙利亚问题上支持美方
根据日媒4月13日报道,基于巩固美日同盟的考虑,安倍当局在12日已经作出决定:若美军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攻击,日本将对特朗普表示支持。尽管目前并未确定到底是哪一方使用了化武,安倍也无从判断,但对日方来说,美方的说法就是最终的结论。河野太郎12日也强调:使用化武者必须受到严惩,却回避了是否力挺美军动武。探客认为,在化武问题上日本只能永远保持跪姿,二战期间日本生产的化武足够毁灭全人类,也是唯一一个有步骤大规模使用化武的国家。保守统计,整个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在19省使用化武至少2000次以上,残害至少10万人。
当然,做贼心虚的日本不敢多谈这个话题,更害怕俄罗斯的强烈的反应,因此只是对美方立场表示支持,并不明确支持战争行为。其措辞也将小心翼翼,仅仅是表明“支持美国防止滥用化武的正义之举”,与2017年4月美军用巡航导弹轰击叙利亚时类似。安倍5月份访俄时还将向普京进行解释,避免对俄日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2、展开“高尔夫外交”,对美国进行重大让步
为了得到美方的保护,安倍计划在棕榈滩与特朗普继续展开“高尔夫外交”,在避免贸易摩擦的同时获得谅解,当然,让步几乎是板上钉钉。谁是球,谁是球杆,早已没有悬念。
由于美方并未在钢铝进口方面“豁免”日本,反而用“232条款”要挟安倍,因此这必将成为美日交锋的重心。白宫在4月2日已经放话,两国应该“摸索公平互惠的美日贸易和投资的理想状态”。日方在之前的2轮美日经贸谈判中都坚持强硬立场,可如今安倍是来求人的,伸长脖子挨宰是必然的。
日本很可能将满足美国一个无理要求:正式启动美日自贸协定(FTA)的谈判,在农业等领域让步。除此之外,日本恐怕还将在构筑“国际包围圈”与支持美国加入“新版TPP”方面做出妥协。
实际上,日本已经开始这么做。首先,安倍内阁考虑联合美国共同向WTO提起诉讼,讨论如何保护所谓的“知识产权”,阻止“技术转移”。与美国一起压制东亚大国也符合日本的利益。其次,安倍一改往日傲娇的立场,欢迎美国加入“新版TPP”。当然,日本还留了一手,经济产业大臣茂木敏充声称“按美国要求修改TPP很困难”,想创造一个筹码。
不过,算盘打得响,不知别人怎么想。安倍以为此举能够让特朗普高兴,还能在谈判桌获得主动权,可美国人却反手给了日方一记“耳光”。特朗普不仅不领情,还怒批日本“在贸易上已经严重打击我们很多年了!”这句话恐怕会令安倍绝望。本来美国想利用TPP来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施压,从本质上来说是有求于日本,可如今情况却颠倒过来,攻守异位,变成日本哭着喊着求美国重新回到TPP当盟主。特朗普还放话:除非获得更多利益,否则不会重返TPP。
现在尴尬的是日本。安倍主动跑到美国,不像是求援,更像是千里送那啥。日方图谋通过暗算和出卖中俄来给自己解套,真是想多了,特朗普明明就是要通吃,即使不能通吃,也要有啥吃啥。第一个签署“不平等条约”的韩国已经成了案板上的小王巴,日本不过是晚到了一点,该来的还会来。至于特朗普愿不愿意拉一把安倍,那还是未知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