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网友写文章阐述若中美在太平洋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击沉美超级航母将要发生什么情况。尽管作者写得很好,立意鲜明,但作者头脑里仍然有“旧的思维模式”,内心中仍然是希望不要发生这种冲突的成分。
处于崛起过程中的中国,在前苏联倒台后,面临的局面要复杂的多,这几年通过低油价将俄国的军事动能有效削弱的情况之下,美果断的推出亚太平衡战略后将矛头直指中国,且越来越露骨,一方面扶持日本放松对日本的武装管制,加速日本军事化,另一方面鼓动菲国搞非法的国际仲裁,在G20召开之后美公开宣称要继续在南海军事巡逻,美总统奥巴马在这次东盟会议上宣布美军“有义务继续维护航行自由,维护南海的‘正义’”。而美维护亚太再平衡靠的是已经过气的“有效威慑”,仍然保持在冷战思维条件下。在美这种态度之下,若我们仍然采取过去的隐忍策略,只能一直被美牵鼻走。要打破这种局面,中国必须按国家能力与意志结束鸵鸟政策,敢于亮剑,明确提出中国的军事威慑战略,敢于反击。
一、建立有效威慑,是大国标配。在世界历史上,每次遇到新大国崛起总要伴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新崛起的大国总要受到传统大国的种种刁难与“考验”。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休斯里德”理论已经根深蒂固。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面临的局面比历史上其它崛起的大国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某种方面来说更险恶。要保障中国崛起的顺利展开,并能有效的抵御与消除其它大国的敌意与觊觎,中国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对等威慑,让对手看到冒险的代价,使对中国有敌意的敌国的成本高昂到无法承受为止。没有战略上有效的威慑手段,就不可能称之为真正的大国,就谈不上中国的崛起与“民族复兴”。
二、敢于实施威慑,是大国利益保障。有威慑能力而不敢于实施,鸵鸟式的策略已经不合时宜。今天的中国面对日美咄咄逼人不讲国际道义的手段,我们不能有任何的犹豫与退缩。敢于实施威慑需要国家有坚强的意志,面对挑衅要敢于回击!否则对手会变本加厉一再的冲撞中国的红线,若这种冲撞红线成为常态,反而会导致不忍言的大规模冲突发生!
今天的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其它四国都建立并公开了自己的威慑,俄国更是在第一时间内告诉各方俄会如何做,英国同样也做出了这样的表态,而美国则更为露骨。在各大国的威慑中,若我们的威慑程度低,我们的最低空间获得就少。当各大国的威慑相互公布之后,为避免冲突与国家大灾难,必然会坐下来谈“交集”。
三、威慑多元化,是大国能力体现。我们对外讲“和谐共生,合作共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并不是滥充好人,一些国家敢于登鼻上脸,就在于我们的威慑没得到体现。为对付不同的敌手,我们的威慑手段要多元化,等级化。并根据不同的对手制订出实施威慑的策略。在关键时刻要敢于“亮剑”,让一些宵小知道自己的骨头有几两!
四、合理威慑是获取战略机遇期的手段,是必备。我国作为唯一没有完全统一的大国,常任理事国,已经是一大奇观。而美国是阻碍我国统一的最大敌人。虽然两国间有合作,但在这种合作中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与遏制策略已经越来越露骨越来越具挑衅性,一段时间内两国间的相互战略威慑变成了美对我国的单向威慑。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这导致美国威慑我国挑衅我国的成本极低。现在我们要改变做法,增大美国的威慑成本。对美国这样的大国与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我国的威慑要全方位准备与实施,空中海上陆地都要具备。特别是加强海洋上的战略威慑更加急迫。超远程打击威慑在质与量上都要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