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博弈再升级!选美国还是80亿蛋糕?G7陷入两难...
2025-09-28 08:24:17



据路透社25日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与欧盟正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以促进稀土生产,并计划对部分中国出口的稀土产品征税,以此激励相关领域投资。


路透社还引述另外两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七国集团还讨论了对中国稀土和小宗金属出口征收关税或碳税的方案,具体税率将根据其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比例进行计算。

G7原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却出现了严重分歧。

路透社报道中还称,除日本外,七国集团成员国在稀土磁铁、电池金属等多种材料上高度或完全依赖中国。为应对所谓安全风险,七国集团领导人今年6月启动“关键矿产行动计划”,技术团队于本月初在芝加哥举行会议。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称,此次芝加哥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是否提高关键原材料对外投资的监管门槛,以阻止企业流向中国”。澳大利亚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不过,七国集团对于是否在此问题上采取与中国对抗的策略存在不确定性。

上述知情人士补充说:“另一方案是实施地域限制,但七国集团内部亦存在分歧。”据悉,此类限制措施可能包括本地化采购规则,或在公共采购招标中限制从中国等特定国家采购。

G7内部很难不存在分歧,毕竟今年8月才刚从中国拿走2582吨稀土(环比暴涨两成,是美国同期进口量的3倍多),转头就在第19轮对俄制裁里拉黑12家中国企业。这种“前脚收货后脚翻脸”的操作,恰好暴露了这场稀土博弈的核心困局:欧洲国家既想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又根本离不开中国的“工业维生素”。


美国的霸权逻辑:既要吸血,又要当枪


G7有这样的分歧,主要还是因为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自特朗普“二进宫”以来,美国对150个国家加征关税,将税率分成15%“顺民价” 和50%“对抗价”,在这种霸权套路里,盟国们成了既被吸血又要当枪的冤大头,尤其是这些欧洲国家。



一方面,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链已经“垮了”。2020年至今砸了4.39亿美元仍停留在“早期阶段”,连本土矿山都得靠中国企业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却逼着欧盟疏远最大供应国中国,还美其名曰“构建金属北约”。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指控中国“稀土武器化”,一边自己搞“矿产殖民主义”,诱逼乌克兰签矿产协议,觊觎格陵兰岛资源,把资源安全变成地缘政治工具。



G7不是没察觉被当枪使。德国企业代表多次警告“别把中欧关系政治化”,匈牙利、斯洛伐克直接反对制裁中国企业,因为他们清楚,欧盟97.8%的稀土依赖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的核心部件根本离不了中国精炼的稀土磁铁。





G7想靠关税问题解决对中国稀土的以来,先要明白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不是“垄断”,而是几十年建立的完整生态。真正的壁垒是技术和产业生态,中国掌握85%以上的产业链环节,从绿色开采技术破解污染难题,到精炼加工的精度控制,都是西方国家短期内无法复制的。更别说中国还掌控着全球40%的铜、60%的锂、近100%的石墨精炼产能,这些都是新能源产业的“生命线”。



选美国还是80亿蛋糕?G7陷入两难



无论是美国还是G7还是西欧其它组织,总在说“减少对华依赖”,却在可以回避两个基本事实:



其一,中国的“朋友圈”早已遍布全球。中俄在关键矿产领域深化合作,联合声明明确“相互供应资源、巩固产业链”;与南美国家共建锂资源基地,和非洲合作稀土勘探,中国的合作网根本不受美欧左右。反观美国,关税大棒下还有几个合作国家?150多个国家被迫承受高关税,所谓“盟友体系”早成了利益交换的工具。



其二,欧盟正在亲手丢掉“蛋糕”。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被制裁的12家中企就和欧洲有80亿欧元贸易往来。如果真搞稀土脱钩,欧盟的碳中和目标直接泡汤。没有中国稀土,新能源汽车电机、风电叶片都造不出来,2030年减排承诺只能是空想。






G7该好好掂量了,是当美国的“跟班”丢了蛋糕,还是守住自己的经济利益?



说在最后,中国不会因为被施压而妥协,也不会因为有优势而搞封闭,但机会不是无限的,当中国愿意给合作桥梁的时候,美欧应该懂得珍惜,否则到了紧要关头再想回头,恐怕要付出更高的代价,到时候可别怪我们没早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