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模糊的图片,就是在曾经出现过大量模块的4号陆地重型总组平台上,似乎又出现了一艘新船的龙骨段和另外不少的船体新模块。于是有人说可能是3号舰2甲板以上的船体新模块;甚至有人认为是3号舰的第二艘已经出现。而新的比较清晰的图片证实这些新出现的物体,既不是3号舰的第二艘,也不是3号舰的上层船体,实际新情况是一艘3600车位的汽车运输专用滚装船的龙骨段,出现在4号陆地总组平台上,旁边的分散船体模块也更像是这艘滚装船的上层部分。于是有人立即就说什么这可以证明3号舰本身就根本不存在过。狼山认为这种据此就认为不存在的说法。如果不是彻彻底底不懂造船造航母,就是有意的乱带节奏之流。3号舰的各吃水段在4号陆地总组平台上存放和施工了接近2年。
现在在哪个干船坞内继续合拢施工也是有目共睹的。怎么就能通过现在4号陆地船台上出现的是一艘新汽车运输滚装船,说什么3号舰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个所谓新情况最多也只能说明:3号舰的上层部分并不会继续在4号陆地总组平台上加工;也说明3号舰第二艘至今无法证实已经开工而已。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很早就说,4号陆战总组平台在过去的2年中大部分时间,只是3号舰船体吃水模块的临时堆场,并没有一个大模块是真正在这里被焊接成型的;所有大模块的焊接成型工作其实在施工厂房内已经完成,并且被运输到4号平台的区域进行临时堆放和初次排列。后来也正式3号舰的所有船体模块都没有走水路,而是直接通过巨型平板车运输到了4号干船坞的生产准备区,并且最终被1600吨级,
龙门吊快速吊装入坞。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4号干船坞在过去的2年一直在做延长施工。而且配套的生产准备区也通过先期生产了几艘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而进行了可靠性试验。这个生产准备区已经有80米宽度的超级风雨棚,因此今后可以进行3号舰上层船体,也就是2甲板以上机库包括飞行甲板的入坞前的施工工序。今后很可能采取从模块生产厂房,到4号干船坞的生产准备区,再直接入坞焊接合拢的,三点一线的生产模式,不会出厂房后先到4号陆地总组平台打个拐,再运到4号坞附近这种早先的4站模式。如果暂时不出现3号舰的第二艘,那么今后一段时期,4号陆总组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民船为主。现在正在旁边舾装港池舾装中的3.2万吨级的浮力体平台,完工后应该也是运输民船大型模块入坞或者10万吨级以下民船直接通过其完成下水。
这是因为在3号舰需要占据4号干船坞18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订单满满的船厂可用干船坞的数量已经明显非常紧缺。即使生产3号舰的4号坞也被防水隔断分成了内外两段,里面是3号舰生产现场本身,而目前可见外面已经有2艘5万吨以下的民船入外坞处置船体。在一定程度上,船厂正在综合调度产能。以迎接规模更大的超级订单,这个超级订单可不仅仅是民用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