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驱逐舰下水翻船,金正恩“当场震怒不已”,西方卫星赶紧拍下这一幕
2025-05-24 07:35:46



5 月 21 日,朝鲜东海岸的清津造船厂腾,朝鲜第二艘 5000 吨级驱逐舰 “崔贤” 级二号舰要在这里举行下水仪式,大家都盼着这能成为朝鲜海军变强的一个大喜事。结果因操作失误导致船体失衡,最终未能成功下水、部分区域直接破孔。目睹了全过程的朝鲜领导人在震怒之下,要求彻查到底,同时也给了造船厂最后一个月将功补过。

韩国国家情报院的卫星照片特别清楚,这艘编号 “二号舰” 的驱逐舰,以 45 度角歪在滑道中间,舰首在陆地上的支架那悬空着,舰尾却泡在浑浊的海水里,样子要多狼狈有多狼狈。船体左侧,一道长达 15 米的大口子触目惊心,船上漏出来的燃油在海面上形成了一大片黑色油膜。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从照片里能看到好多工人正急急忙忙地用深蓝色防水布盖着舰体中段,是想把啥东西藏起来。

图片


事故发生的时候,金正恩就在观礼台上看着呢。日本《朝日新闻》从消息人士那打听到,舰体刚发出第一声金属扭曲的巨响,现场指挥官就慌了,赶紧通过无线电发出紧急指令,可这失控的舰体根本不听指挥,在重力作用下,一个劲儿地朝着错误方向滑。就这么短短 2 分 37 秒,这艘花了老多钱造出来的新锐战舰,就像一头搁浅的钢铁巨兽,侧着身子,定格在了船台和海水之间,这场面,简直就是朝鲜军工的 “耻辱时刻”。

韩国海洋大学船舶工程系的金敏哲教授分析说,侧滑下水这事儿,对 5000 吨级的舰船来说,危险系数特别高。舰体以每秒 1.2 米的速度往海里滑的时候,只要左右轨道的摩擦系数有 5% 的差别,那就得坏事,肯定会失衡。

再看看现场,一堆致命失误让人傻眼。滑道里的润滑油提前凝固了,成了阻力区;牵引钢索的张力监测系统也失灵了,根本起不到作用;配重水舱注水程序还错乱了。最要命的是,船厂为了赶工期,把本来 36 小时的下水准备时间,硬生生压缩到 18 小时,好多关键环节的质检流程都没做。从 2019 年造首艘 “崔贤” 级开始,这个船厂已经出了 7 次重大事故,可每次都拿 “革命精神” 当借口,糊弄过去了,问题根本没解决,这下可好,全在这次下水仪式上爆发出来了。

图片


金正恩下了 “六月修复令”,为啥这么急呢?因为朝鲜海军换装计划等不及了。“崔贤” 级驱逐舰在海军里是挑大梁的,承担着反潜和区域防空的重要任务,它要是不能按时服役,整个西海岸防御体系都得乱套。可现实情况太糟糕了,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评估后说,像这种程度的龙骨变形,至少得 8 个月才能修好,可朝鲜船厂连最基本的激光校准设备都得偷偷从中国进口,技术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事故发生后,国际上的反应那叫一个快。24 小时内,美国的 “锁眼 - 12”、日本的 “光学 7 号” 等好多侦察卫星,都赶紧改变轨道,对清津港一顿猛拍。东京防卫研究所还出报告说,这舰的 “隐身设计” 一看就是仿的,焊接工艺水平比首舰差了 30%。

这次事故给朝鲜提了个醒,在 21 世纪的海权竞争里,光看舰艇吨位和导弹数量可不行了。真正厉害的,是那些藏在钢板接缝处的工艺精度,是流淌在管线里的数据,是管理流程里的系统工程能力,这些看不见的 “软实力”,才是现代海军的核心。

现在,平壤的决策者们看着卫星照片上惨不忍睹的 “崔贤” 级,真得好好想想,到底啥才是真正的 “强军之路”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