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大陆高层此时发声,可见其艰难,但更无退路
2016-05-14 20:08:02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举行经济工作会议,《人民日报》随即在5月9日发表「权威人士」谈话,了解大陆政治运作模式的人都理解,这篇不具名采访报导是一种会后通报,具有强烈的政策意涵,值得深入解读。

探究其内容,是在对十三五开局首季经济大势作出定调,第一个政策风向是:大陆经济L型走势已定,这是今年1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二次确认L型的说法,访问中不但再提「L」,还明确否定「U」和「V」,明示L周期至少要持续1、2年,且第一季经济资料部分回暖并不代表经济「开门红」。

「L」论既是描述景气周期的现实情形,还代表一种政策选择,表示大陆宏观决策将认同和适应L型,不会考虑以类似2008年「4万亿」的强刺激使之翻转。理由是大陆劳动力减少,产业正在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但就业仍可持稳,换言之,「经济再坏也坏不到哪里」。

反复传递「L型」预期的同时,该文提到「预期管理」,并大篇幅谈到要「稳预期」,政策导向越明确,市场预期就会越好,反之,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权威人士希望给市场两个强烈讯号,一是确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导向,二是不会重复强刺激老路。

前美国联准会主席伯南克曾说,货币政策98%是靠说的,2﹪才是靠做的,所言不虚,确定的预期有助市场情绪的长线稳定。大陆经济走低以来,投资、出口两驾带动成长马车欲振乏力,尽管官方力挺消费,积极提升创新的GDP贡献度,但要「保6.5-7﹪」,新动能显然仍不足以挑起大梁,4月经济资料陆续出炉,10日公布的CPI及PPI没有超预期变动,市场难免产生「滞胀」疑虑。那么,是否再来一轮刺激?或以更多的杠杆变相刺激?「权威人士」明示:勿回头,向前看。

第二个讯号,金融「去杠杆」风向已定。财政积极,货币却要更稳健。大陆经济「两难」,一方面,高杠杆保经济,眼下已无力维系,另一方面,高杠杆累积风险,「权威人士」认为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击溃经济体系的后果。

高层认定当下大陆经济主要风险在于货币超发造成的资产泡沫,包括楼市、股市、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高杠杆是原罪,去杠杆是唯一手段。

房地产方面,去库存不靠增加杠杆。去库存是当下大陆政府主导的经济热词,亦是提振经济的管道之一。2月以来,受去库存概念刺激,大陆2、3线城市楼市亦有一波上涨,其中不乏资金杠杆的推力。

「权威人士」明确否认要用加杠杆方式去库存,而要靠「城镇化」去库存,其中逻辑是,楼市的去库存,要从短线变为长线,因此短期内不排除2、3线楼市热度会受抑。

地方债及企业债务方面,风行的企业债转股可能风向逆转。「权威人士」称,不要动辄搞债转股,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股市方面,9日刊文后,A股一度跌逾3﹪至两月低位,回顾「权威人士」3次发表言论,陆股都随大跌,预期后市将在低档徘徊,已显示资产泡沫持续收缩的市场预期与情绪。

第三个讯号,供给侧改革是关键风向,核心是「保人不保企」。大陆经济成长的症结,仍然在结构改革。供给侧改革包含两个关键词,改革更是关键的关键。改革方向为何?「权威人士」重新使用1990年代大陆产业工人「下岗」的表述,表示就业领域最大问题是处置殭尸企业、去产能引发的下岗压力,这轮下岗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年龄40至50岁,文章强调「保人」、「以人为本」,认为应该做好失业救助。

不保企的字眼,对大陆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国企冲击最大,对确实无法救的企业,文章称「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并批评「债转股」及「拉郎配」式的企业重组方式。国企改革推行多年却成效不张,主要是因为企业与当权者的关系千丝万缕。本轮去产能的关键又是国企,高层此时发声,可见其艰难,但更无退路。

「权威人士」第三度露面以「开局首季问大势」为题,除价格走势没有定论外,对当下经济问题及长远预期,风向确切,就是「货币政策买不到增长,能买到的都是麻烦,增长只能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