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年前波音737MAX客机因事故停飞开始,大量使用和订购该机的美国各航空公司就没能幸免,被拖入了亏损的深渊:美航、美联航、西南航空和联合航空等巨头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个航班被迫取消,利润折损上亿美元。
但身处亏损风暴的中心,美国波音公司却依旧颐指气使,甚至对客户之一美国空军大发抱怨,而这只是因为美国空军没有响应波音的"哭闹",把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GBSD)项目的相当份额分给波音公司……
图为发射井中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该弹已服役多年,急需更换。
单纯从项目价值上来看,将替换美国现役"民兵"系列洲际弹道导弹的GBSD导弹至少能得到上千亿美元的美国政府拨款,这也成了波音公司对其"紧咬不放"的理由:不同于和欧洲空客公司在民航客机上"紧咬不放"般的成本追逐战,美国军方给出的订单永远价格宽松,有大笔油水可捞。
但问题就在于,自打美国唯一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研发和生产企业"轨道ATK"被另一军工巨头诺斯洛普-格鲁曼收购之后,波音就彻底失去了"金刚钻",继而也没有办法再揽下"瓷器活"。
图为轨道ATK公司研发的"安塔瑞斯"火箭,搭载"天鹅座"飞船。
眼看着上千亿美元的大肥肉即将落入诺斯洛普碗中,波音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但波音自身就是不具备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研发能力,正面竞争必定力有不逮。那怎么办?
事已至此,波音又再一次地拿出了堪称"下三滥"的招数:依托着自身的庞大体量,从政治、经济甚至是就业层面向美国国会施压,试图以"闹"取胜。
图为正在为C-17运输机输油的波音KC-46加油机。
事实上,在之前的军用飞机、航天运载器等关键项目上,波音这种"撒泼打滚"的计策已经多次得逞:美国空军的加油机订单本已是空客的A330MRTT取胜,但波音就是通过先舞弊,后施压国产化的方式巧取豪夺,最终把空客挤出舞台;后来在曾任波音高管的国防部长在位期间,美国空军更是被迫削减便宜的F-35A购置数量,转而采购更贵3000万美元的F-15X,此事甚至把当时的美国空军作战部长气到辞职抗议,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
图为伴飞F-15E的F-35A战斗机,后者的单价已经压到7000万美元左右。
但此一时,彼一时,"波音派"国防部长已经惨淡离场,美国空军就又有了对波音"硬气"的能耐:即便波音发动国会议员,甚至是"问责办公室"向诺斯洛普-格鲁曼施压,要求后者把波音纳入"主要的合作伙伴行列",做到"大家有饭一起恰",但诺斯洛普-格鲁曼始终对波音的要求置若罔闻,始终把波音排除在GBSD导弹的整个供应链之外。
图为由波音幻影工厂研发的X-48新构型飞机,幻影工厂如今已实质解散。
至于需求GBSD导弹的美国空军自己,也在近日对波音痛下杀手,砍掉了所有关于GBSD导弹研发的外围合约,并停止向波音分配相关资金——这一举动不仅明摆着将波音"赶出"GBSD导弹项目,更是以一招"过河拆桥"狠狠反击了波音的撒泼打滚。
事到如今,波音在产品和质量上的软弱无能早已是人尽皆知,而波音自己却仍旧在坚持走着"全靠闹"的上层路线——如果这一幕不能有所改观,那么诸如美国空军落井下石的情况还将继续发生,这对美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