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盾舰”开建,4面雷达加舰载无人机,精确引导东风导弹
2022-06-13 00:28:04



虽然说最近关注我军海军发展的军迷们,企盼的肯定都是江南造船厂那艘大船的下水;这固然是我军历史上一个重要节点不错,但海军其他方向的发展也一样是值得关注的,比如上月末在黄埔造船厂开工的我军首艘大型无人作战艇就非常有意思,按照公开的相关资料,这也是国内最先进的大型无人艇。

图片

从外形上看,这个三体设计就颇有一种缩小版本的美国海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与DDG-1000型驱逐舰混血的样子,采用了后倾式的穿浪舰艏,高度隐身的设计,一个相对于舰体规模而言相当宽大的舰桥;以及利用三体结构撑起来的巨大的尾部直升机甲板。从这个背景示意图的外形上看,就是我军之前在防务展上展出的一款300吨级无人多用途水面作战舰艇的自用版本。

从这个设计上我们也能看出来,这艘新开工的无人舰艇在态势感知上的配置是非常高的,舰桥上至少安装了4面相控阵,就这个吨位来看大概在舰只造价当中占比就不会很低了,另外还在舰尾设置了直升机起降甲板,显然是给无人直升机准备的,那机库自然也就要给配上了;

从之前在防务展上展出的模型所说的多功能,以及类似声呐的结构来看,该船应该是有拖曳式声呐,具备对潜探测能力的,这也应该是预留了航空作业能力的原因:用来对潜探测和对潜作战。

当然与相当高配的态势感知能力,四面盾加直升机的船电却并没有垂发等等武器系统,只有艇艏安装的一座武器站,上面安装了一门机炮以及数发轻型导弹发射架。

从示意图上看侧面可能是还有那么数个内藏式鱼雷发射管;至于说这种除了没法确定是否存在的反潜武器系统外,只有一个遥控武器站,安装一门机炮和数发单兵弹,顶多就能打打海盗水平的武装到底有什么用?那只能说我军又不是靠这种东西来打火力输出的,这只是一个在第一线存在,用来与卫星,有人舰艇和飞机一起搜索发现监视目标的平台而已,避免大型装备在高风险地区可能遭受的损失。

图片

这和美军最近在发展的无人舰艇作战平台,以及分布式杀伤的相关概念实际上是类似的;他们是认为现在我军的反介入作战能力之下,让有人舰艇进入距离我国海岸线太近的距离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利用无人舰艇来进行这种高危的抵近任务,寻找侦查我军的相关目标,然后引导周边的其他无人舰只或者后方的有人舰艇发动打击就好。

对我军来讲要执行的任务可能就要更复杂一点,首先当然也有与美国的分布式杀伤类似的意图,就是在实战环境之下作为一种前沿的情报节点存在;

我们过去就解释过,单纯的依靠卫星去引导火箭军等远程火力作战是非常不可靠的,必须利用飞机与舰艇等方式进行补充与确认,这就会面临与美国海军类似的问题:这种抵近的行动实在是太危险了。

而交给这种具备远洋能力的无人舰艇就不一样了;这种舰艇本身规模就不大,配合隐身设计之后是非常难以发现的目标,而安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其他的态势感知设备,又能有效的作为补充手段,发现敌人的飞机,乃至是直接找到水面舰艇编队。

图片

所以他没有重火力也就不重要了,对它来说用来承担打击任务的火力,是来自遥远后方的火箭军反舰弹道导弹们,以及055与052D这些驱逐舰上的舰载高超;而这种无人舰艇嘛,负责帮助他们找到目标,给导弹提供火控指引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能给我军的以火箭军为核心的远程反舰作战,带来巨大的效能提升。

而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传感器平台,那实际上这个几百吨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了,毕竟一来不需要大量的结构重量以及空间冗余去容纳什么武器系统,也不需要人员住舱以及相关补给,所以在针对性的做了适航设计之后,远洋性能还是相当可观的,自然在和平时期也可以作为一种长期部署,在南海当中补充我军的巡逻机以及近海反潜舰艇,作为常态化的堡垒区巡逻力量存在。

当然,这艘刚开工的300吨无人艇也只是我军首个进入实质建造阶段的无人艇而已,算是迈出的探索的第一步,毕竟装备这种东西只有有了,用了,才能知道怎么用然后进一步的发展到好用与会用;我军的无人舰队显然在初步的尝试之后,会走上更快速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