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发言人表示,印度边境地区再次传出击落的枪声,印度双方在实际控制线凯勒段和基奇里段发生了激烈的交火,巴方有一名军人牺牲,两名平民死亡。不过,印度军方的反击非常及时,他们在交火中击退了越境的印军士兵。据称,巴基斯坦方面在交火中使用了新型武器装备,印度在措手不及之下,被打得狼狈而逃。

就在印巴交火的同时,印度还暗地里向中印边境地区集结重兵。据悉,在过去数周,印度已经在边境地区至少增加了10万人的兵力,其中还有被印度视为王牌部队的山地打击军。此外,印度还在拉达克及其附近地区部署了多种重型装备,如T-90坦克、重型火炮、武装升级、幻影-2000战机等。此前由于印方越境进入中方一侧修筑工事,双方在拉达克和班公湖等边境地段发生对峙。不过,当美国声称愿意对中印边境问题进行调解时,印方很快就表示,中印双方正在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人们不禁要问的是,印度缘何要挑起事端?其声称寻求通过政治谈判解决纷争是否为缓兵之计?

众所周知,武装对峙是印度游走于战争边缘的军事冒险主义的一贯做法,也是印度在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邻国的纷争中,利用别国无力与之进行长期的军事摩擦甚至进入战争状态而惯用的武力讹手段,而且效果显著,屡屡奏效。在这个过程中,印度军队的挑衅,往往选择印方进攻工事体系较为完备,而彼方防卫力量薄弱的地段出手,从而蚕食邻国领土。事实上,中国防务重心一直都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则始终处于战略防御的守势。由于当前中美博弈持续升温,台海局势日趋复杂,中国显然不希望恶化与任何邻国的关系。但是现在的问题上,中国虽然在经贸方面已经对美方采取一定程度的反制,但在军事安全方面主要还是守势。尽管中国武器装备发展突飞猛进,但要应对来自超级大国的军事压力,中方仍需集中精力破解美方的军事施压和战略围堵。

印度在这个时候敢在边境挑衅,显然认为地区和国际形势对己有利。新德里认为,在中方集中力量对付美国时,印度可以实行蚕食领土政策,而中方不会激烈反抗。然而,令印度没有想到的是,虽然经过长期准备,在边境地带构筑了大量的隐蔽且较为坚固的工事、并形成了以逸待劳的进攻态势,但在其越境修筑工事时却遭遇我方强行驱逐。有分析认为,当前印度爆发严重的新冠疫情,很多企业和民众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政府希望通过对外军事冒险转移民众注意力,但实质上若只是为了转移民众视线,印巴冲突就足以实现这一目的。就此而言,印度在中印边境提起事端,其真正目的在于试探中方的底线和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并试图将边界问题的谈判路径按照印方的期待来进行。

综合分析认为,印度虽然声称通过政治途径解决边界问题,但暗地里却不断调兵遣将,其目的不仅是为谈判增加筹码,这也是缓兵之计,从而进一步强化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军事优势。对此,有白宫官员表示,对新德里充满信心。言外之意新德里可以依靠其在边境地区的局部优势继续实施蚕食政策,美方“驱狼吞虎”的野心暴露无遗。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军事层面,抑或是国际地位上,印度根本就不是和中国一个量级的选手。尽管中国一贯对印度的领土没有兴趣,但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信心、有能力击败一切来犯之敌,捍卫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