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完成交付 境外媒体:中国极地科考迈上新台阶
2019-07-14 06:44:55



境外媒体称,中国首艘国产极地科考船将搭载科考队员前往南北极开展科学考察与后勤保障活动。“雪龙2”号有望提高中国的极地科考能力。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7月11日报道,“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对中国媒体说,与“雪龙”号相比,“雪龙2”号的结构强度更高,能够满足PC3要求,而且具有双向破冰能力,能以2至3节的航速破开1.5米厚的冰层加0.2米的积雪,这让它跻身全球主流中型破冰船之列。
报道称,中国在2009年6月批准立项,由中外企业联合设计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破冰船型之一。
该船的总设计师吴刚说,从构想到建造完成的过程就像是新生儿的诞生。他说,在过去的10年里,他有过困惑、经历过困难,也体会到了喜悦,因此他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
吴刚对媒体说,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真正的破冰船达到了很高的标准。它的基础设计是由外国合作伙伴阿克北极技术公司完成的,不过科学设计、施工技术与结构设计以及其他部件全部是自主完成的。
“雪龙2”号的总工艺师赵振华说,他的团队花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为这艘新的破冰船绘制了7891份设计图纸。
报道指出,为确保这艘破冰船具备强大的破冰能力,“雪龙2”号使用了特殊的钢板。船体最厚的区域达到了100毫米,比普通船板厚50%左右。
赵振华说,这艘船在建造过程中还采用了中国第一套三维数控弯板技术。
此外,船上还安装了7000多个“智能”感应点,可以收集船体钢板与冰面的摩擦数据以及其他信息,为今后设计建造新型破冰船提供参考。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11日报道称,中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7月11日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使用,该船将成为中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备全球航行能力,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船型设计,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自由转动。
此外,“雪龙2”号还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该船将成为中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报道还指出,“雪龙2”号交付以后马上会进行科考试航,验证科考设备安装以后性能如何。科考试航结束以后紧接着会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这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和“雪龙2”号都会前往,两条船侧重点不一样。“雪龙2”号破冰能力比较强,科考设备也比较先进,“雪龙”号载货能力比较强,两船首次搭配出海,将开启中国“双龙探极”新时代。
据悉,“雪龙2”号船长122.5米,型宽22.3米,设计吃水7.85米,排水量约13996吨,装载能力约4500吨,航速12至15节;结构强度满足PC3要求,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艏向能在覆盖有0.2米厚积雪的1.5米厚冰层上以2至3节的速度连续破冰航行;装备有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和DP-2动力定位系统;船上可搭载科考人员和船员共90人,续航力为2万海里,自持力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可达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