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兄,多家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正在发展一型新概念军舰,既可以在水面航行,也可以潜水航行,此型军舰将装备多达数百个的垂直发射单元,就导弹火力而言,各海军强国现役的任何一款主力驱逐舰/巡洋舰/护卫舰,都无法匹敌。这将使“武库舰”的概念在中国海军复活。美媒的报道是否准确,中国海军真的在发展此类新概念战舰?
平戎解答:这是一个典型的“出口转内销”的新闻报道,在国内某军事论坛就曾有大V爆料过中国海军在进行这一类新概念战舰念的项目论证。怎么节操和战忽局平可夫副局长差不多的外媒稍稍加工一下,就引发了这么大的波澜呢?
中国军队自从建国之前就患上了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尤其是在朝藓战争之后,更是明显。陆军拼了命地搞各种打击效能堪比短程弹道导弹的远程、超远程火箭炮;空军拼了命地搞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和远程空射对地导弹;火箭军拼了命发展中短程弹道导弹,导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短程弹道导弹部队;
现在终于轮到海军解决自己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了?过去:“只会火力覆盖和鹰酱有什么区别?老子玩的是战术!” 现在:“给老子炸!”口径即正义,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武库舰”具备高隐身、强火力、多用途、高消费比等多种特点,但在这一类新概念军舰的原始概念上还是有相当多的致命短板。
美媒绘声绘影地描述了中国版“武库舰”的具体特征:
“将采用扁平化舰体、具备船体转向系统,可以在全潜、半潜、水面中速、水面高速4种航行模式自由切换。中国版武库舰保持半潜状态时,会大大减少雷达反射面积;配合海军编队作战时,则浮出水面高速航行。
报道猜测,它的满载排水量将达两万吨,具有数百个导弹发射单元,在航母编队的舰载航空兵和水面舰艇的防空火力圈内,以强大的火力实现对海、对空、对陆打击。”
但是,这一类战舰短期内不太可能存在批量建造入役,成为中国海军重要的火力支援平台的可能性。虽然短期内不太可能建成服役,武库舰作为一个新概念技术预研性的项目却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在近几年内,建造一艘用于新作战概念验证的试验舰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不过,中国人一惯不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在革命性的新概念武器的装备上,略显保守,从这一点上看,也存在疑虑。
如果这一类具备强大火力支援能力的新概念战舰项目确实存在,那就侧面证明了一点,中国海军已经彻底放弃近海防御为主要思想的发展战略,正在向一支可以在全球存在、争夺远洋制海权的全球性海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种战舰,用来打击军力有限却离中国万里之遥的敌国来说,那简直是无往不利的“洗地”神器,而且成本要比使命必达的“东风快递”低多啦~~~
✩
美媒奚落欧军备差
军迷疑问:平戎兄,美媒日前发表了题为《欧洲应对“空心化”部队》的文章,其中提到欧洲国家武备废弛,连基本的自卫能力都不具备。欧洲国家的军备真的已经“寒酸”到连基本自卫能力都没有的程度吗?
平戎解答:欧洲国家得益于北约组织的集体安全机制,在防务建设上欠账不少,尤其是陆军装备。
举个例子吧,德国作为欧洲传统的陆军强国,但是其陆军装备却是十分寒酸,驻扎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军413轻步兵营的官兵曾经抱怨没有足够的狙击步枪和反坦克武器,军用车辆也严重不足。
该营官兵在参加演习时,部队没有足够的弹药模拟战斗场景,官兵们被要求凭空想象出枪炮声。这听上去好像天方夜谭,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儿。
德军的坦克保有量已经从冷战巅峰的2125辆降低到244辆,其中也仅有半数能够随时投入战斗。陆军强国德国尚且如此,何况其他欧洲国家?
比利时在巴黎暴恐案后增派士兵巡逻布鲁塞尔,却连防护装备都要向美军借用。为什么说陆军如此重要?我们知道,欧洲由于难民问题,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此起彼伏的恐袭就是重要表征之一。欧洲现有的社会治安力量已经面对恐袭已经是捉襟见肘,这时候,陆军部队的作用就格外重要,在镇压恐袭、打击恐怖分子的问题上,陆军可以有效协助警察力量维护社会秩序。
现在的欧洲社会,暴恐分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发动一场小规模的袭击行动,其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微乎其微。同样的事情,在治安力量(警察、特警等准军事力量)强大,尤其是陆军很强大的国家,像中、俄,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生的。
而就在德国政府没有财力加强武备的情况下,德国政府却有钱去养难民,德国政府鼓励德国家庭接待难民,每户给予大约1200欧元/月的补贴(地区不同,价格不同),每年花掉的财政经费是天文数字。有钱用财政去做这种“生意”,却没钱加强维持社会治安的装备水平,这在欧洲不是个案,而是各国政府普遍的选择。真不知道,这种政策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