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了?日本力助这2个敢向特朗普叫板的国家
2017-01-20 08:44:41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与面对特朗普时唯唯诺诺的安倍相比,日本经济界似乎暂时并不顾忌美方色厉内荏的吆喝。命没了,钱还在,固然可惜,而命还在,钱却没了,最悲惨的情形莫过于此。“海外探客”认为,日本固然要依靠“美日同盟”来维护安全并提升自身在亚洲的地位,但经济利益的分量恐怕不比维护安全要轻,尤其是“安倍经济学”已经无法维系下去的现实,让日本政府被迫对美国说“不”。



这首先表现在安倍政府开始追求独立的外交权,在发展与一些国家的关系时,不再听从美国的颐指气使。在特朗普时代,这种变动会显得愈发强烈。而今,这种“造反”的迹象已经在针对伊朗和墨西哥的交往中得到应验。
根据一年半之前多方达成的共识,伊朗将以不发展武器级核技术为前提,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不过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称“伊朗核协议有史以来最糟糕”,威胁在上台后要么撕毁,要么重新展开谈判。根据媒体1月18日的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公开驳斥了他的这个说法,声称“特朗普将没有机会就2015年核协议进行重新谈判。”不仅如此,倔强的伊朗人还不忘嘲讽:“我不认为特朗普进白宫之后能在这方面做很多事。”欧盟官员也不忘加上一脚:特朗普团队没有正确理解规则,多边协议不能靠双边谈判来重新拟定。探客认为,无论是伊朗方面还是欧盟,不仅在与特朗普做对,实质上还公开嘲笑其是个“外行”和“傻瓜”。
按理说挑衅了美国总统的国家,日本即使不为自己的主子出出气,也应该敬而远之。不过形势变了。根据印度媒体1月19日的报道,日本副外相其浦太郎在访问阿富汗后,决定进行投资,帮助其开发位于伊朗的恰巴哈尔港的运输通道。这个港口本由印度方面来承建,但由于一系列的变故与拖延,直到目前都没能投入运营。而印度先期投入的1.5亿美元只是杯水车薪,印方早已感到力不从心。
而日本之前顾及美方态度而首鼠两端,既想要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又不敢得罪美国,还参加了对伊朗实施制裁的西方集团,让伊朗感觉到这个国家并不可靠。后果就是日本中标的3个大型油井项目最后全都鸡飞蛋打,被伊朗强行划给了亚洲最大国家。在能源争夺战上,由于日本没有外交独立性,败得很脆很干净。而伊朗核协议生效后,国际制裁取消,日本又准备“重返伊朗”,却发现已经没什么位置。
一个有美元,一个有需求,因此一拍即合。日本看到了机会,而印度也摆脱了包袱。如今安倍为了制衡亚洲最大国家,因此不能不重视能源运输线路。由中东向东亚输送原油的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出口处就是关键的争夺点。哪个国家控制了这个出口,哪个国家就在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为了这个目标,日本大举进军印度洋。譬如说美印海军例行的联合训练,已决定从明年起接纳日本海上自卫队参加,变成3国主办,明显剑指“中巴经济走廊”。



尽管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明显是日印双方联合起来制衡中方开发的瓜达尔港,因为两个港口不过相距75公里远,但客观上最大的受益方还是伊朗。依靠这个港口,伊朗运输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出的资源,将变为外汇和本国继续的物资。至于美国爽不爽,那就管不着了。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伊朗军方与美军依然是剑拔弩张,时不时就要互射火箭弹和警示弹之类的。万一哪天打起来,美军一想到日本的“背信弃义”,很可能就顺手把恰巴哈尔港“误炸了”。
最近另一个频频“反击”特朗普的国家就是美国的近邻墨西哥。特朗普团队无论在竞选时还是胜选后,都威胁要重启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墨西哥靠的就是承接美国制造业转移来赚点辛苦钱,因为贩毒和走私这种营生毕竟是非法。如今特朗普非要抢夺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就是把墨西哥往绝路上逼。


探客发现,墨西哥总统涅托对特朗普恐怕没什么好感。特朗普曾经大放厥词命令墨西哥自己出钱修建“隔离墙”,以抑制非法移民和犯罪活动。而涅托则摆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严词拒绝,并指责特朗普伤害了墨西哥人民的感情。为了抵御特朗普上台后掀起的冲击波,墨西哥政府也使出了“大招”,干脆决定对持有未申报海外资金的人大幅减税,鼓励海外资金回流,从而抵御风险。根据预测,税费优惠将给墨西哥带来100亿美元的投资,而付出的代价则是税收的流失。
特朗普在胜选后,最热衷的事情就是抢夺投资与工作岗位,墨西哥深受其害。通用公司原准备在墨西哥投资16亿美元建造工厂生产汽车,但在特朗普赤裸裸的威胁下不得不取消这一计划,转而将在国内投资7亿美元。受到恐吓的还有福特公司。而坚持在墨西哥生产汽车的宝马公司则收到“征收35%惩罚性关税”的警告。对此忍无可忍的墨西哥经济部长发出了“反击信号”,声称如果特朗普胆敢勒索厂商,墨西哥将立即实施报复。
似乎是为了声援墨方,日本方面也对特朗普的威胁置若罔闻。每年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30万辆汽车的日产公司宣布将不会改变既定计划。而丰田公司在遭到特朗普的点名批评后,连日本政府都出面为其辩护。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声称丰田为美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就是在变相驳斥特朗普的无知。“要么在美国建厂,要么支付巨额关税”的选项实质上也激怒了日本。
在1个月前,探客写了篇原创《这次中俄没投反对票日本出头打了美国的脸!》,被很多媒体转载和借鉴。在这篇文章中,探客指出:当关系到自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时,安倍政府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独立性。日本不顾美国的好恶而公开力助这2个敢向特朗普叫板的国家,体现出两国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分歧。如今美日的共同利益呈现衰减的态势,双方似乎越来越不在一个节奏上。越是强调什么,什么在现实中就越脆弱,譬如日本一直强调的“美日同盟”。缺乏经济合作基石的堡垒,很容易因为钱的问题而分崩离析。特朗普不是一个好的外科医生,而只是一个破坏者。在这种情况下,美日之间的摩擦会越来越多,这是个必然趋势。当两国之间的裂痕达到不可弥补的地步时,亚洲最大国家的时代就将到来。(完)